八旬农民胡盛英写书六本教育后人

鄂州新闻网

2018-01-21 10:38:30

走进华容镇胡盛英老人家。一进门,“志在天理”的红色牌匾便映入眼帘。老人说,要以此勉励子孙们不偏不倚、遵循天理、公正处事。

82岁的胡盛英老人思维清晰,说话清楚,身板硬朗。他不顾孩子们的劝阻,每天坚持到菜园劳动,并把收获的青菜、瓜果送给左邻右舍,与大家分享。

胡盛英是个农民,却能提笔写书。从1989年开始,他把家乡历史、生平故事、做人道理写成书,作为家训传给子孙,著书在育人。

1933年,胡盛英出生于华容镇胡铺村一个贫困的家庭。父亲胡玉忠在抗战时期任新四军葛华区水陆交通联络站站长,1943年为掩护战友,英勇牺牲。

母亲含辛茹苦地把他和妹妹拉扯大。当时,家里饭都吃不饱,哪还有钱上学。村里的凤仪先生怜他天资聪颖,便免费让胡盛英念了一年半私塾。之后,他便早早地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任,再没进过校门。

然而,勤奋好学的他从未放弃过学习,在工作、生活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他养成了长期写日记的好习惯,从社会民主改革到发展农业生产、兴办乡镇企业;从家长里短,到村里村外。这一记就是几十年。

胡盛英看到乡亲们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如今的美好生活,内心十分欣慰。1989年,他把胡铺村旗杆湾群众多年努力的经验,以三字经的方式总结出来,写成《旗杆湾致富三字经》一书。1993年,胡盛英根据半生经历,写了一本名为《我家的奋斗》的书。胡盛英把这本书印了四本,四个儿子一家一本。他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告诫后人,幸福来之不易,要艰苦奋斗,珍惜时光。

2009年,76岁的胡盛英为了庆祝建国60周年,将自己扎根农村基层工作的经历整理成册,刊印成书,名为《胡盛英阐述》。此后,他又写了《盛英世家》、《胡铺古史的由来》两本书。再加上他于2008年写的自传《我的人生之路》,18年来,这位睿智的老人已完成了6本书、几十万字!

胡盛英写书,不讲究辞藻华丽,追求返璞归真。这些从他的《旗杆湾致富三字经》中就可以看出:“人学好,当文明,搞无聊,下十星,穷有志,壮精神,勤苦奔,家必兴”短短24个字,简单真实的讲明了为人处世之道,对于常年在农村工作的农民们来说,更容易听懂学好。这比起那些艰涩难懂的大道理,更接地气,通民心。

胡盛英讲究历史考据,真实可靠。在他编纂《胡铺古史的由来》期间,他并没有单纯地依靠道听途说来咬文嚼字,而是经过认真核实,实地考察,有根有据的落笔成文。下一步,他准备把自己的20件幸福事,再为儿孙们留下一笔精神财富。身教胜言传

“胡盛英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生于旧社会,成长于新时代。他从政、从农、从工、从商,干一行专一行成一行。他乐于奉献、乐于助人,得到了乡亲们的普遍赞誉。”原葛店利源化工商贸公司经理胡毅说起胡盛英,满是赞誉。

胡毅介绍,1949年鄂城解放后,胡盛英曾担任民兵分队长、互助组长、农业合作社社长、公社大队长兼党支部书记、区农科所所长、电珠厂厂长等职务,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4次被评为“湖北省劳动模范”、“农具改革能手”、“青年发明家”等光荣称号。

胡盛英深切体会到乡亲们的疾苦,为民排难解忧,为民众谋福祉。20多年来,他和儿子们为胡铺村及旗杆湾累计捐款10余万元,修当家塘、牛栏屋、水泥路,帮助乡亲们解决困难。

2002年6月,胡昌先、胡楚桥、胡来先、胡满先兄弟4人准备拿出1万元为父亲做七十大寿。胡盛英知道后,立刻召集他们开家庭会,决定不做寿,把这笔钱拿回旗杆湾修门口塘。

胡盛英说,门口塘是湾里的当家塘,全湾160户人家都在塘里洗衣洗菜吃水,牛在塘里喝水,还用塘水浇农田。现在塘里积满了淤泥,水不仅浅还发臭,影响全湾人用水。所以,要整修门口塘,特别是要清淤。

4个儿子遵从父亲的意愿,将1万元钱送回旗杆湾,用于修塘清淤。门口塘整治后,为解决村民洗衣洗菜的困难,胡盛英和儿子们又把宏光建材厂做房子剩下的11块预制板送回湾里,做成洗衣洗菜的台阶。

2012年,省委、省政府发出在农村挖万塘的号召。胡盛英二话不说,立即拿出1.8万元,将村前一口废弃的养殖池改造成一亩八分水塘;还掏出1万元钱,对村北一口污染严重几近废弃的污水塘进行修缮治理。

胡铺村村委会委员胡惠成说,胡盛英老人为乡亲们做了不少“有斤有两”的事,大伙对他的这些善举十分敬佩!德行传后人

“立德为人惠子孙;拼搏慷慨守根本;汗水勃发勤克俭;正直艰辛苦求成;家和宁静严词教;谨慎廉洁振家兴;幽默坦诚多潇洒;胸怀广阔对人生。”早在20多年前,胡盛英将上述8句话56个字用毛笔写成条律,贴在堂屋墙中央,作为自己和子孙们的座右铭。

胡盛英与妻子张珍贵育有4子1女。在那个贫困交加的年代,养活5个孩子本身就很不容易,可胡盛英和妻子认定,孩子们只有读书,才能有出息。

上世纪70年代初,胡盛英已是大队负责人,但家中依旧贫寒。为了筹钱让孩子们上学,张珍贵到汉口大智路打工。夫妻俩省吃俭用,辛苦劳作,抚养5个孩子长大成人,成家立业。

1971年,胡盛英将长子胡昌先送去当兵。胡昌先时刻牢记父亲的教导,在部队兢兢业业,勤奋拼搏,成长为一名排长。他退伍回乡时,正值国家工厂大招工,且政策规定退役人员应当优先。然而,负责此事的胡盛英并没有将手里的7个指标留一个给儿子,而是给了村里其他的农民子弟。这样一来,胡昌先就只能继续留在胡铺大队工作。很快,另外3个儿子也到就业年纪,胡盛英从没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给儿子们优待,让他们自力更生。

儿子们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坚守父亲做人创业的准则。面对父亲的“不近人情”,他们显得十分坦然,各自都为了人生努力奋斗。上世纪90年代初,胡昌先辞去村里的职务,在胡铺村办起油脂厂。10多年间,他努力学习新技术,开拓新视野,将油脂厂办得风生水起。后来,他及时调整产业结构,自筹资金创办鄂州宏光建材厂,年产值3000万元,安置员工达100余人,带动一大批乡亲过上了小康生活。

另外3个儿子也谨记父亲教诲,从未松懈。他们从学校走出来后,踏踏实实创业:学技术的学技术,当学徒的当学徒,开工厂开店铺……用自己的汗水充实着人生,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身无片金利儿女,唯以德行传后人。”如今,胡家已是四世同堂,子孙30多人同吃一锅饭,家庭和睦,家风严谨。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举报电话:027-88568010

运维监督:13307199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