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共建,踔厉奋发丨鄂州市太和镇吴伯浩村“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工作坊纪实

今日湖北

2022-12-14 17:41:11

1671010198721004.jpg

走过很多乡村,也做过多场工作坊,每每到结营时,感触都不尽相同。

127日至11日,“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工作坊来到鄂州市梁子湖区太和镇吴伯浩村的山头窝湾。在这个精致而静谧的村湾里,我却感受到另一种磅礴与大气。

有山有水的山头窝湾环境优美,湾子不大,居住大多是留守老人。

工作坊开始的前三天,我在湾子里没有看到一个孩子,却真切目睹了湾子里所有村民几乎全员上阵的场面。以至于我们上门走访的画面,大部分时间都只能在繁忙的施工现场进行。

而这,就是吴伯浩村山头窝湾共同缔造工作坊给我最直观也最深刻的感受。

不开营,就开干

按照以往的惯例,工作坊的第一天要举行开营仪式。这既是一个发动群众的最好时机,也是工作坊开始的正式宣告。

可当天上午,当我们走进湾子时,村民们都已经各就各位,热火朝天地开始了工作。

贯穿改造节点的那条路上,鸡犬悠闲散步,村民齐力共建,连无力做活的老人都在关注围观。

这是我们始料未及的场面。

1671010260860350.png

吴伯浩村党支部书记吴爱国自豪地对我们说:“我们村民都是实干的性子,经过各位老师前期的调研宣讲和村两委针对性地召开群众动员会,村湾提前就备好导师们节点改造要求的基础物料,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大干一场。”对于开营,他提议:“不如等我们把所有的成果都完美呈现出来,开营和结营轰轰烈烈一起做。”

面对如此踊跃的村民,共同缔造小组欣慰赞同之余,也立刻投入到村湾共建的队伍中来。

彭邦云和梁俊两位导师针对具体的改造节点给志愿者分组并交代了明确的工作任务,设计组开始现场实地测量,优化设计方案;而调研小组成员则进行深入走访,了解群众所想,解决村民所需。

1671010292181495.png

暂不开营,直接开练。

吴伯浩村共同缔造工作坊,在村民的热情参与下,就这样简单直接地开始了。

让美学走进乡村

在一些人陈旧的观念里,农村就代表了脏乱差,和美扯不上太大的关系。

可在吴伯浩村山头窝湾,我们却看到了太多的美。风景美,人心美,共同缔造现场工匠的手艺也都堪称艺术品。

本村瓦匠陈绪安师傅从业三十多年,他做工细致,砌墙时随时带着一把尺,每块砖整整齐齐,分毫不差。每一块砖,每一片瓦,他搭配组合后,就是一幅完美的墙面。大片的灰中夹杂几点红,仔细一看,竟然是“中国结”的图案。

篾匠董才忠师傅是竹艺非遗传承人,他的作品曾经出口海外。经过他的手,一根根笔直的竹子可以幻化成各种样子。值得一提的是,依照导师彭邦云的设计方案,他做出了两个硕大的竹椅。而这也是迄今为止,我们所有工作坊中最大的竹艺产品。

1671010326958862.png

这两把竹椅会放在改造节点“村湾客厅”。按照彭老师的话来说,就是来者都是客,“请上座”。

作为本次工作坊的总导师,彭老师每次都能化腐朽为传奇,用旧物创造奇迹,从艺术和审美上给人带来惊喜。

“村湾客厅”就在山头窝湾的入口处,原是一片菜地,因身处两个池塘旁,背后靠山,两塘之间又有小路通往山间,所以彭老师就想起杜甫的一首诗《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也是如此的意境,让他灵感一闪,把一片荒废之地打造成山头窝的“村湾客厅”。

而在共享菜园的入口处,彭老师用废弃的水泥管做笔筒,插在中间的竹子自然就变成了毛笔。再搭配村民捐献的风车、旧坛罐等雅致造景,意趣十足。

当设计的美学与本地的能工巧匠产生奇妙的互动,山头窝湾就搭建起了一个美妙的舞台。

基于此,我们邀请了“采菊江南”沙龙创始人、生活美学导师朱开红女士,在工作坊期间组织了一场“让美学走进乡村”的分享交流会。

1671010366819402.png

这既是吴伯浩村工匠自组织的一次聚会,也是导师、高校、工匠、志愿者和村民对于美的一次分享和融合。

让美学走进乡村,让乡村的美被更多人知晓,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乡村发展的未来。

关爱留守老人,定格共建瞬间

工作坊期间,节点改造固然重要,但我们同样关注村民的心灵和精神需求。

在深度走访中,我们发现固守在村湾里的老人年纪都偏大,且子女几乎都不在身边。有些老人一生没拍过照片,结婚50多年的夫妻竟没有一张合影,于是,我们策划了一场“关爱乡村留守老人”的圆梦拍摄活动。

在拍摄过程中,吴礼孝爷爷和柯秋桂奶奶面对镜头非常拘谨。两位老人风雨相伴50载,站在一起却觉得不好意思。

我们让奶奶挽着爷爷的胳膊,可奶奶就是害羞。最后,还是爷爷主动挽起奶奶的胳膊。他说:“她照顾我一辈子了,我连一张照片都没和她照过,谢谢你们帮了我的忙。”

1671010400757449.png

78岁的夏细玉奶奶,老伴走后,大部分都是一个人在家。她性格开朗,对我们特别热情。给她拍了一张单人照。第二天她的儿子和儿媳妇回来了,于是我们又给她补了一张全家福。

1671010439620653.png

吴盛发叔叔和柯尊宝阿姨夫妻恩爱,叔叔遗憾地说,他从年轻时就想带着阿姨拍个合影,可忙来忙去,孩子都快40了,这个愿望还没实现。拍照时,看到他们换上漂亮的衣服,头贴头靠在一起,那画面不仅定格在镜头里,也永远印在了我们心里。

1671010470553817.png

村湾里年纪最大的奶奶,93岁,她听力不好,说的方言我们也是一知半解。她在洗衣服时,我们给她拍下了一张照片。后来,她拿到自己的照片,托人告诉我们,这是她这辈子唯一的一张照片,等去世时可以用上了。

1671010506836325.png

……

一张张照片,一个个故事,我们连夜选片找地方打印,并托人从武汉第二天送来相框,虽然过程很累,但比起他们看到照片时的笑脸,一切都那么值得。

1671010542337987.png

因为这场活动,越来越多湾子里的人找我们拍照,为了满足大家的要求,也为了让所有参与共建的人留下难忘的瞬间,我们最后制作了一面“共建照片墙”。

1671010580519271.png

△吴伯浩村山头窝湾“共建墙”(部分)

我们因工作坊而聚,也会因结束而散,但齐心协力、共同缔造的美好画面将因为这面“共建墙”,而成为最美好的回忆。

全员加速,赓续前行

吴伯浩村共同缔造工作坊启动之日,正值大雪节气。

谚语有云:“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在这么冷的时节,吴伯浩村山头窝湾不仅全员参与,工作坊还集结了众多优秀的共建人和志愿者。

在西厢房乡建联合机构的精心统筹策划下,彭邦云导师全力坐镇,来自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的导师梁俊带领艺术设计学院的学生志愿者全程参与设计,来自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专业的两位志愿者参与调研,还有一位刚从英国伦敦大学城市设计专业毕业的魏依蓝同学也加入到共建团队。

1671010626383364.png

共同缔造小组团队给力,以吴伯浩村党支部书记吴爱国为首的村两委积极配合,村民干劲十足。

1671010650925664.png

△吴伯浩村党支部书记吴爱国和导师彭邦云

工作坊期间,鄂州市太和镇党委书记张学龙亲自来到山头窝施工现场指导工作,在寒风中陪着我们足足站了几个小时。

1671010681973656.png

△太和镇党委书记张学龙和导师彭邦云

工作坊最后两天,正好是周六和周日,很多在外工作的家长听说村湾里的共同缔造活动,也都带着孩子回到村子参与共建。

1671010707208903.png

吴建新和吴祥发兄弟俩,回到村湾,拿起工具就开始整理路边的景观树。

夏细玉奶奶的儿子吴大安回来后,响应村湾号召,对自家小院进行了整理和修葺。

村民创业代表朱慧平,不仅参与共建,还许诺对村湾的后续活动出钱出力,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1671010728480913.png

因工作而无法回乡的远方游子也一直关注着村湾的共同缔造活动。

身在武汉的作家文君一直在共建群里,为我们加油打call

远在广东的企业家柯慧冬,专门派人赶回村湾为老人和贫困家庭发放补贴,送来温暖。

短短五天的工作坊,就如寒冬的一团火,把所有人从不同地方以不同形式都凝聚了起来。

1671010758272672.png

△共同缔造工作坊现场图

而通过所有共建人的努力,工作坊最后一天,不仅原先废弃荒芜的节点一个个呈现出不一样的效果来,期间给吴礼清爷爷家设计的小院也自成风情。

1671010791532434.png

△工作坊节点改造局部图

沿路的花墙和山前花园已经完工,共享菜园和共建墙自成一体,相互呼应;吴礼清爷爷家的篱笆小院竹风铃摇曳。村湾客厅体量庞大,“山径”门楼立了起来,一切还向更完美的方向继续前行。

1671010821785549.png

△节点改造前后对比图(左为改造前,右为改造后)

中午,在我们平常办公的吴礼清爷爷家里,村民请我们吃了一顿丰富的家常菜。

这是共享的场合,也是分别的前奏。

短短几天,我们有丰富的成果,也有未尽的遗憾。即将离开时,导师还在现场指导,工作人员还在继续收尾,有些村民已开始主动改造自家的庭院,仿佛就如我们来时那天振奋。

对于彼此的恋恋不舍,吴爱国书记说:“你们放心,剩下的一点工作我们会按照设计尽快完成,到时再邀请你们来参加结营。”

是的,我们会再来!

再来品尝吴伯浩村培育的稻果藕薯,看“萤火虫花谷”,赏满山茶花开。

1671010841621759.jpg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举报电话:027-88568010

运维监督:13307199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