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荆楚文明“出圈”海外

长江云

2023-09-22 07:19:37

博物馆是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通过大力实施“走出去、请进来”,发挥文物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讲好湖北故事、中国故事,有效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湖北省博物馆多措并举开展对外交流,深入挖掘荆楚文化、道教文化、首义文化等内涵,或配合重要外事活动,或主动谋划,多次举办进出境展、开展中外学术合作,打造了一张张对外交流“金色名片”。就让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那些走出海外“火出圈”的文物和展览吧!

你听过曾侯乙编钟的声音吗?曾侯乙编钟,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是至今世界上已发现的最雄伟、最庞大的乐器,代表了中国先秦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作为“孔子时期的声音”,曾侯乙编钟成为增进中外友谊、促进世界文化交流的“特使”。

根据曾侯乙编钟编排而成的大型古典乐舞《编钟乐舞》在海外各国亮相,获得了一众好评。而曾侯乙编钟的复制件更是多次出现在重大外交场合,2016年的中埃文化年开幕式上,有着2400多年历史的编钟和3400多年历史的卢克索神庙石柱“金石和鸣”惊艳全场。

关于梁庄王和他的王妃大家一定不陌生,他们生同衾,死同穴的的爱情故事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更令人惊喜的是他生活的年代和郑和下西洋的时期部分重合,在那个大明王朝国力最强势辉煌的时代。我们可以透过梁庄王的墓葬,那些西洋的黄金,璀璨的宝石窥见600多年前明朝贵族的生活。

2017年,湖北省博物馆和俄罗斯圣彼得堡市的俄罗斯民族博物馆联合开设展览“皇家品味——15世纪中国藩王的艺术展”,向俄罗斯居民揭秘梁庄王夫妇的尊贵风范,着重挖掘明朝初期和中期(1368-1644年)宫廷中的生活以及宗教传统,直观、具体地呈现明朝君王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这次展出让俄罗斯人民近距离的了解中国的礼制和审美艺术创造,纷纷赞叹不已。

一部《封神》电影,把商纣王、周武王、姜子牙等历史名人再次带回到大家的面前。商周时期最富盛名的青铜器,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最高礼制,而青铜器也被视为中国古代文明标致。

曾仲斿父壶,这件神秘曾国的见证者,一经出世,便获得了海外的高度关注,杜朴(Robert L.Thorp)在西方最早介绍曾侯乙和曾国的文章中,视曾仲斿父壶为“纪念碑式的壶”。在欧美博物馆影响深远的赛克勒艺术馆青铜器图录中,苏芳淑(Jenny F. So)写道:“这对纪念碑性的方壶因其体量和装饰,当在东周最出色的青铜礼器之列。”曾仲斿父方壶受到学术界和社会的广泛重视,并成为海内外文物展览中的常客。

湖北省博物馆联合俄罗斯国家普希金造型艺术博物馆举办“礼乐中国——湖北省博物馆馆藏商周青铜器特展”,将属于中国的青铜时代带到了海外,这次展览既反映了中国青铜文化的发展历史,又体现了中国先秦时期的社会状态和社会文化。前来参观的观众惊叹于中国青铜器的制造工艺质朴细腻。青铜器好像有一种特殊的磁场,将他们带回了古远中国,参观者不禁为中国拥有如此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而赞叹。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湖北省博物馆独立与境外文博机构合作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以文物展览交流为主要主要方式,并通过随展进行编钟演出、举办学术会议、成立交流平台、加入国际组织等多种方式不断扩大海外影响力,既提高了自身国际化程度和学术水平,也成为中华文化向世界传播的重要窗口之一,让世界通过读懂荆楚文化来读懂中国。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举报电话:027-88568010

运维监督:13307199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