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中信的油画写生作品

今日湖北

2018-01-21 19:32:53

1462969009585017.png

《通往乌鲁木齐》 

□湖边客

艾中信是新中国油画史上重要的代表性画家。他1915年10月生于上海,1936年考入中央大学艺术系, 师从徐悲鸿、吴作人、吕斯百等我国第一代油画家学习油画,同时也师从张书旂、黄君璧等国画大家学习中国画。194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解放后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油画系主任、副院长,还兼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编辑委员会主任等职。

1462969042246141.png

《东渡黄河》

艾中信和很多同代艺术家一样,其人生和艺术的经历都与时代密不可分。上个世纪40年代是他创作的初期,在当时抗日战争的艰苦条件下,他用简陋的工具材料创作出了大量作品。如反映劳动者生活的油画《卖柑者》,获重庆抗战美术展览会青年奖,由当时的中央图书馆收藏。他还到抗日战争前线写生,创作了《营地》《焦土》《日俘》和《枕戈达旦》等许多作品。作为油画家,他特别重视和喜欢外出进行实景写生,1946年,他随徐悲鸿到中央美术学院的前身国立北平艺专任教后,就创作出了大批感受真切、格调文雅的油画写生,其中如《雪里送炭》《紫禁城残雪》表现冬日雪景,寓情于景、画中有诗,著名画家李可染曾评价其为“中国油画笔墨”。

《货站一角》

1462969105154742.png

《天坛》

新中国成立后,艾中信也进入艺术创作的新天地。他在大量写生的基础上,创造了“全景式风景”这种油画样式,即构图超宽幅,境界壮美,有明确主题且把人物活动融为一体的叙事诗式大风景画,有人称之为“艾家样”。

他1954创作的《通往乌鲁木齐》就是“艾家样”的初创和代表作。1954年春天,我国正在进行兰州到新疆的铁路建设。艾中信带着他的3个研究生靳尚谊、蔡亮和葛维墨,到甘肃天祝县乌鞘岭一带兰新铁路工地体验生活。他们白天在工地上写生,晚上和工人们一起住在四处漏风的工棚里。当时陕西省美术界的负责人、著名画家石鲁也在工地体验生活。石鲁曾陪同艾中信骑马深入天祝县藏民聚居地写生,带回了一大批精彩的油画写生作品。受著名国画家石鲁的启发,艾中信借鉴中国传统山水画的“三远”法,在高、平、深三个维度上伸展,用宏大气势和壮美风光来反映人民群众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情景。

#p#分页标题#e#

在《通往乌鲁木齐》的创作中,艾中信以平远的视线、宽银幕式的构图、亮丽的色彩和细腻的笔法,以冷色调的蓝天、白云、雪山和草原,烘托出暖色调的建设工地和工地旁连营扎寨的帐篷,反映了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巨大热情和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

著名画家韦启美先生曾经评论道:“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有两张‘标志性的油画’,一张是董希文先生的《开国大典》,另一张就是《通往乌鲁木齐》,这两张油画的出现不是一种偶然,是历史的必然,是历史对艺术提出的要求的实现。《开国大典》昭示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通往乌鲁木齐》喻示着中国人民干起来了。《开国大典》从政治上说明社会主义新中国诞生了,《通往乌鲁木齐》说明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开始了。它们反映了时代的精神,是当时人民群众对艺术的期望的实现。”

不久,艾中信又接连创作了革命历史画《东渡黄河》(1959)和《夜渡黄河》(1961)。

《东渡黄河》采用大场景的手法,表现在日本帝国主义疯狂侵略的民族危机面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队伍英勇挺进前线的历史情况。画家从俯视的角度画出滚滚黄河奔流而下,红军队伍向渡口集结形成待发之势,画面上河山的优美壮丽与队伍的英雄气势交相辉映,产生了令人震撼的视觉效果。

历史画本来是美术史上常用的体裁,在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后此类作品尤其盛行。新中国成立后对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重视,使艾中信的艺术才能在历史画上得到了尽兴的发挥。除上面所介绍的《通往乌鲁木齐》和《东渡黄河》以外,他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还先后创作了《红军过雪山》《夜渡黄河》《炮击金门》《大炼钢铁》等一系列优秀的历史画,成为当时最高产的油画家之一。

在坚持绘画创作的同时,艾中信还十分重视从事美术理论和研究和著述。他在各种刊物上发表了几十篇探讨中国艺术的发展方向、尤其是油画发展道路的论文,并且出版了一系列专著,如《徐悲鸿研究》《读画论画》《油画风采谈》《怎样画油画》等。改革开放后,他还主持了《新中国文艺大系》中美术卷和《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的编纂工作。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的序言中,他以2万5千字的长文从现代中国文化的角度阐述了关于美术的全面理论认识。由于艾中信的杰出贡献,国家文化部曾授予他《造型美术创作研究成就奖》及《中国美术金彩成就奖》。

我最近有幸通过拍卖公司收藏到艾中信两幅油画写生作品。一幅宽为34厘米,高约24厘米,画的是“货站一角”。画家仅用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个门字起重机和几部长臂吊车为火车装卸货物的场景,画面右下角署有“中信1972”字样。另一幅宽为60厘米,高约49厘米,画的北京天坛某一侧面的景色,画面主体是两棵大树,那粗壮虬劲、饱经风霜的树干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岁月的沧桑,右下角署有“中信”二字,但没有注明时间。

我估计,这两幅画的创作时间应该比较接近,应该都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的1972年前后创作的。“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艾中信和许多优秀艺术家一样受到严重冲击,艺术创作被迫中断。到1972年前后,艾中信的境况虽然有所好转,能够重操画笔,但受各种因素影响,创作的作品比较少,大多是画一些写生作品“练笔”。从这两幅写生画作来看,画家的用笔和用色依然准确、简练,笔触也相当清晰有力,但用色却不那么明亮,整个画面的色调看起来比较凝重。仔细品读,我们仿佛能感受到画家在这个时期心情的压抑,全然看不到画家创作《通往乌鲁木齐》时的那种激情了。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艾中信也进入老年,同时又担任了中央美术学院的副院长和一些社会职务,特别是担任了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和《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编辑委员会主任,将大量的时间用于《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的编纂工作,艺术创作的时间不是太多。但即使如此,他仍然抽空进行了不少创作,给人们留下了《人类失去了一个头脑——马克思逝世》《踏雪》等一系列佳作。

最近几年,艾中信的油画在艺术品收藏市场上流传不多,价位也不太高,与艾中信在中国油画史上的重要地位相比,他的作品价位可以说是太便宜了,我相信将来应该会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举报电话:027-88568010

运维监督:13307199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