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一得:千载笔法留阳冰

今日湖北

2023-05-10 08:49:46

1683679657552166.jpg

本网讯(作者:李帅)北宋大文豪苏轼一首七言古诗《孙莘老求墨妙亭诗》,“兰亭茧纸入昭陵,世间遗迹犹龙腾。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徐家父子亦秀绝,字外出力中藏棱。峄山传刻典刑在,千载笔法留阳冰。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吴兴太守真好古,购买断缺挥缣缯。龟趺入座螭隐壁,空斋昼静闻登登。奇踪散出走吴越,胜事传说夸友朋。书来讫诗要自写,为把栗尾书溪藤。后来视今犹视昔,过眼百年如风灯。他年刘郎忆贺监,还道同时须服膺”。

1683679804743877.png

此诗颇受作者喜爱,简短的说,苏轼评论历代书法家的成就与特点,并对杜甫“评书贵瘦硬”的看法表示不予认同。苏轼认为“短长肥瘦各有态”,主张书法艺术应重视各种不同风格的发扬,表现了他对艺术的真知灼见,以及对艺术广采博收、如百川纳海的阔大胸怀认为人生固然短促,艺术却能永世长存,给人以启示。有感于此,有了一点心得。

心得之一:推开一扇窗

书乃心画,一好的书法作品,往往能流传千古,万人称颂。从熟知的魏碑,王右军的兰亭序,蔡邕的名帖,唐张旭的狂草,宋米芾苏轼的书法临章,明清时期书法大家更是数不胜数,近代的文人墨客也多以操练书法修身养性,多有得意作品。齐白石、徐悲鸿书画明志,毛泽东诗歌唱和,郭沫若等文豪也不吝笔墨。总之,纵观泱泱中国书法发展的几千年历史,犹如推开了另一扇文明之窗,让人在惊喜之余,多是感慨与对书法文化的深深迷恋。

匾额、招牌、碑帖和书笺是书法文化承载的主体,君不见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镌文,君不见祖国大好河山名山景区的经典题名,君不见黄鹤楼铭刻的李白诗篇,君不见中国农历新年张灯结彩,楹联妙文……这是昔者今人练习书法的成果展示,这是一扇由勤奋练习书法而收获的硕果。

今人多谈笔墨性情,书法练习以人情为本,笔下是喜怒哀乐的流露。喜则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者气郁而字敛,乐者气平而字丽情有轻重而笔画以粗细显现。因此初学者在练习书法时,姿势要求两臂自然平,独体谨放大,腰背挺直,合体放恰当,两脚踏稳,同时还要求有一个平和的心态,没有个太大的情绪起伏,呼吸平稳,锲而不舍,学荀子持之以恒,方能力透纸背,学有真的。

正确的执笔用腕,练习时遵循先上后下左到右,先横后竖,撇在先来捺在后写罢外边写里头的笔画原则。对于楷书的四十一种笔画类型,一气呵成的行书,雁不双飞斩钉截铁的隶书,行如春蚓秋蛇的草书,笔画平整张芝皇象索靖王的章书,雄浑雅健的榜书,草如激电湍流 字字如惊蛇出洞,气势磅礴的狂草,各种类型的书法练习要求本来就是对练习者不同心境的反映,只有此种个性的人才适合去联系这种笔法。

字帖是书法练习者必不可少的装备,从读帖、背帖到临帖,直到在不断练习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风格,灌个人的浩然正气与书法中,这个过程非一日之功,一曝十寒难以成功。首先选对适合自己的帖子,或者是魏碑十帖,或者唐诗三百首,读帖即是书法临摹练习的必经过程,也是增强自己的文学与古文素养的的一个有力渠道。三月燕归纸鸢飞,四月台城柳霏霏。在日积月累的临摹中,你会发现不知不觉,你又打开了另一扇文明与传统,璀璨的文化瑰宝的窗户。

书法精品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蕴自然的性灵、溢美的芬芳、凝智的妙趣,在欣赏与书法练习中会得到审美的享受、哲思的启迪、心灵的美化。在临摹形成自己的风格中养浩然之气,积渊博之才,得天地灵性,纳万物菁华,妙发灵机。练习书法时,须绝虑疑神,全躯启动,力送毫端,注于纸上,抒胸中气,散心中郁。所以说,一个书法爱好者,同时也是一个乐于修身养性,不断拓宽意境;学识丰富,博古通今,陶冶情操、享受生活,心境淡雅的人。

书法是一扇通往文化精粹与雅致生活的窗户,推开这扇窗,你将看到一个与喧嚣的尘世不一样的世界。

心得之二:感悟书法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作为琴棋书画之一的中国书法艺术更是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以其独特的造型,深刻的内涵,弥久的艺术性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每逢周末,我躲进书房,驾驭着黑白的线条,驰骋在先贤的碑帖之前,任由墨香静静弥漫,渗入心田。

书法与我真是一种缘份,当我孩提入学之时,我的启蒙老师王老师的字写的端正、秀丽、漂亮。使我幼小的心灵产生了无比的崇敬之情,而且王老师也非常乐意教我们书法,每天布置的书法家庭作业也都认真的批改、讲解。坦率的讲,我过去虽已断断续续地练习书法二十个年头,但收效并不大,大抵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天赋不高,记得曾国藩在论及天赋与勤奋的关系时说,古来圣贤名儒之所以能够取得那么大的成就,是因为资质居其七分,人力不过三分。细细品味,诚可信也。虽说如此,但对书法那挥之不去的爱从未减退。二是勤奋不够,说到勤奋,大家都会想到晋代的羲之父子,王羲之,幼年时期,每日临池,以池塘之水刷笔砚,日久池水尽黑,后世名之墨池,故成书圣;羲之七子献之,幼传家学,得父教诲,用完十八缸墨水,书艺超绝,与父齐名;羲之七世孙智永为传家法,发誓不成不下楼,数十年如一日,退笔成冢,名扬天下。

笔墨性情,我手写我心。书法反映的是个人的性格。古人云:“字如其人,心正则笔正”。一个人的胸襟气度直接影响书法艺术的感染力,唐代的颜真卿为人正直,他的书法也雄浑而具有气势;柳公权性情耿直,敢于直言进谏,其楷书偏重骨力,书风遒媚劲健;毛泽东,一代伟人,他的草书直追怀素,奔放,洒脱,气势磅礴,着实一派伟人的风骨。

书法是自然的。书法家钟繇提出:“流美者人也。”他认为书法美的形式存在于人。书法理论家孙过庭也认为:“况出之为妙,近取其身。”可见书法艺术是人获取意向感受的主要对象。诸如长短比例合度,起伏节奏的和谐,情绪的哀乐表达,写字的人都经常印证到书法中去。唐代的草书家张旭酒后看到了疾驰的剑舞,写出了流传千古的狂草。

书法是哲学的。学书由不好到好的过程就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书法讲究粗细、快慢相结合即是矛盾双方二者的对立统一;书法谋求章法的整体望气,体现了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快与慢,粗与细,横直竖折,方圆繁简各取所需。

中国书法是历史的有书法家曾这样说过:“真正的经典是穿越时空的。”王羲之在少长咸集、崇山峻岭、清流急湍的良辰美景下写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因时光的推移而愈发光芒四射;张旭的狂草至今后世也鲜有来者。

练习书法的第一要诀是自信。一代圣人孔子说过:“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这个“狂”是指内心的自信,不是行为上的张狂。书法艺术需要自信,落笔干脆自信,写出的字才流畅,才会一气呵成,才能达到力透纸背的效果。

有了信心与勇气,书法练习还必须有锲而不舍的恒心与毅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练习书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牢记字无百日功,学书贵有恒。在选对名人字帖后一心一意临摹练习,不能朝秦暮楚,手脑并用,看在眼里,凝入手指。重要的不是临摹帖子有多好,而在于字外功夫。字帖只是依托,练习一段时间后,横捺竖提,能够写出具有一定风格的字体来才是硬道理。

当然,书法是讲究灵性与自然的。在写书法或者练习时,保证一个平和淡定的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胸中无块垒,脑中无杂念,心如止水鉴常明,动静有度不偏执。随从书法艺术的自然性,该曲则曲,当弯就弯。书法艺术风格的形成也是在无数次临摹与书写中慢慢形成的。讲究水到渠成,不急功近利,想一下子就达到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是不可取的。

总之,书法艺术是一种综合性艺术,穷尽一生,也许只是认识到了它的冰山一角,在生活中感悟书法艺术的美,对于书法爱好者来说倒也是一件乐事。

书法是一扇通往文化精粹与雅致生活的窗户,推开这扇窗,你将看到一个与喧嚣的尘世不一样的世界。

心得之三:我的“书法”初心路

“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洪湖岸边是呀嘛是家乡啊……”洪湖曾是全国农村土地革命的中心之一,在这片革命的热土上,孕育出了无数的革命先烈,演绎了一幕幕的传奇故事。这里就是我的故乡,我就在这出生,在这里成长,在这里和书法结缘,从此伴随我一生。

星火起源之家乡洪湖

从小就生活在浓郁的红色氛围里,我在还不知道什么是人生目标的时候,就已经立志要成为像洪湖那无数革命志士一样,能够保家卫国的人。1996年,我进入村小学学习,成为了班级年龄最小的学生。我还记得当时的班主任王永顺老师,总是给我特殊的关心和照顾,帮我顺利度过了入学的不适,慢慢融入了校园生活。对此,我对王老师总是心存感激,对他的课非常着迷。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王老师总是喜欢在课堂之余给我们讲一些革命先烈的故事,我总是听得津津有味,他当时讲的贺龙将军三下洪湖、周逸群智除恶霸等故事直到现在我都还记忆犹新。

王老师除了爱讲革命故事,三句不离口的就是他心爱的书法了。记得有一次讲到贺龙将军的故事时,他告诉我们,贺龙将军不仅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他在书法方面也颇有造诣。讲到兴起之时,王老师还会现场泼墨挥毫,给我们展示一番。我依稀还能想起他边写边念叨的场景:“书法一道,学无止境,我这也还差得远呢,你们倒是可以多学学”“这写字就像做人,既要规规矩矩,也要有自己风格”。王老师作为当时村里唯一会写毛笔字的老师,他的话,看似自言自语,却让当时的我茅塞顿开——要成为“他们”一样的英雄,那我就学习他们的本领,一点点的和他们一样。就这样,在那个特长培优还没有流行起来的年代,我接过王老师手里的毛笔,开启了我的书法启蒙。从笔墨纸砚的筹集,到字帖临摹,名师指导,我的书法学习之旅再无停歇。

瓶颈突破之初心不改

进入二航局工作之初,我主要在华中·中交城项目部从事财务工作,繁忙的工作再加上项目艰苦的办公、住宿条件,让我一度搁浅了书法这一爱好,也忘却要成为英雄一样的“他们”的初心。

在内心里,我一方面用和平年代不再需要英雄也难以成为英雄这样的借口为自己开脱,一方面又觉这样“规矩”的生活是在消耗人生,倍感矛盾和煎熬。直到18年春节,我们建筑公司党群部部长李安辉找到我,让我准备下为项目上的工人写春联,送温暖。他拍着我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道:我们要让传统文化得到传承,要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重新拿起了搁置已久的毛笔,竟无半点生疏质感,反倒是重新找回了血脉相连的感觉。在笔尖的灵活勾勒下,小篆,隶书,行书,一个个鲜活的字体跃然纸上,那一刻,我觉得我又和我的英雄们相遇了。我还记得我当时写的对联:“新思想领新使命,新时代踏新征程”“精心展江城魅力,矢志铸二航品牌”“书百年二航伟业,建一流品质空间”……送春联活动得到了项目上工人和业主单位的认可,并在央广网等主流媒体进行了报道。在那一瞬间我明白了,和平年代同样也需要英雄,只是更多时候不再是需要他们上阵杀敌,而是需要他们给群众办实事,让他们在和平年代能有更多的幸福感;需要他们把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承和传播出去,让中国故事和中国文化在国内社会甚至世界上更有影响力。

文化宣传树百年二航

文化不仅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软实力,更是一个企业的内生动力。

2020年5月,我有幸代表中交二航局参加由中国水利部和中交集团共同主办的全国“中交疏浚杯”河湖文化创意大赛,获得“优秀奖”,再一次在省部级平台展现了我们二航人追求卓越的品质;同年10月,我又代表中交二航局受邀参加湖北省教育厅主办的“湖北省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贫困小学校长提升培训计划,并作了题为《中国国粹之-中国书法的“前生今世”》的专题授课,得到与会老师的一致好评,为我们中西部的脱贫工作添砖加瓦。而早在2013年,我就曾只身前往恩施山区为山区的小学生义务讲授书法课,彰显了我们二航人的社会责任感。在工作之余,我经常夜半挑灯学习书法,2020年12月,我的书法和篆刻作品又同时获得由中国交通书画摄影协会、中交集团工会、办公室、党委工作部及团委共同联合主办的“肩负使命·勇毅笃行”——抗疫复工及脱贫攻坚”书画摄影比赛的“书法类一等奖”和“篆刻绘画类二等奖”两个奖项,并将自己书写的书法作品《最美逆行者》赠送给潜江市档案馆作为资料永久保存,积极助推疫后的复工复产。

平台助力之自我成长

在建党百年华诞之际,交通部面向全社会及交通运输行业的书画、摄影爱好者征集书法绘画作品,准备为党献礼。作为一名党员,一名交通人,在几经修改和润色后,我以书法和篆刻作品积极参加了征稿,用自己的形式向党庆生,也借此慰藉我心中的英雄们。

尤为幸运的是,我的篆刻作品获得了在交通部的首展,而且有机会作为志愿者去交通部参加整个布展和作品解说工作。“此次书画摄影展的展厅以《永远跟党走》的理念为核心,以‘心’形走廊式的格局进行作品展示,充分彰显交通人忠心为党,一心向党的价值观念”中国交通书画摄影协会布展负责人杨烨老师如是说。坦白讲这也是我见过的最特别的一次展览布局形式。

首展当天,交通部部长李小鹏同志带领部、司、局主要领导,莅临参观了此次的书画展。作为解说员我当时是既兴奋又紧张,甚至不知该如何解说。李小鹏部长好像看出了我的内心,他和蔼地看着我们说,你们辛苦了,并主动和我们一个个握手。之前的紧张在这句话和这次握手之后,竟神奇地变成了一种鼓励,一种来自内心一直向往的英雄的回应。于是,我迅速恢复平静,认真进行作品解说,李小鹏部长还和我一起探讨了关于篆刻的一些专业知识。他看出我对书法篆刻的热爱,鼓励我们年轻人要继承和创新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不能忘记自己的初心,这是重要的精神食粮。观展结束,李小鹏部长还和我在作品前一起合影,原来我一直坚守的初心在公司平台和领导的指导下,通过自己不断努力会一点点实现,我所想要成为的英雄,是勇于革命的战士,是和蔼的李部长,也是一直坚守初心得自己。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因有儿时的心之所向,方有后来的初心践行,我虽没有成为儿时心中所向往的英烈,但英烈本身带给我们的力量和影响却能激励我的一生。他们用身躯保卫国家和民族,我用笔墨幻化精神和文化。不同的战场,共同的使命,惟愿我党永远风华,我的祖国安康昌达。

编辑:晓颖

1683679685868232.jpg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举报电话:027-88568010

运维监督:13307199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