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非遗保护做得怎么样?七旬翁孤独坚守老手艺

襄阳晚报

2018-01-21 10:37:21

李庆山按照传统工艺制作牌匾

李庆山按照传统漆器工艺制作虎座鸟架鼓

李庆山展示自己以布料为原料制成的漆器

8月22日下午,在襄城区内环路新城湾农贸市场的一间门面房内,李氏漆器髤饰技艺传承人——76岁老人李庆山,正为一块牌匾上漆。看着这些最少耗时个把月才能完成的作品,李庆山略有失落地说:“找不到接班人,真担心这门手艺失传。”

身怀绝技 钻研创新

李庆山是李氏漆器髤饰技艺的第五代传人。去年,该技艺被纳入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李庆山介绍,漆器髤饰技艺是一种汉族民间漆器髤饰传统技艺。清道光年间,其祖上李正顺在樊城磁器街开办了“定做寿匾招牌油漆店”。清同治年间,有江南进士赞其匾对做工精良、技艺超群,即兴榜书“金漆匾对”。李正顺便将“金漆匾对”当成招牌,一时传为美谈。凭着对祖上手艺的痴迷,李庆山把技艺磨炼得炉火纯青,成为“金漆匾对”的第五代传人。

除了做得一手好牌匾,李庆山还在土漆的调色、脱胎漆器的制作上拥有独到的手艺。他认为,制作漆器的关键在于漆。60多年来,李庆山一直坚持使用“土漆”,这是一种从漆树上采割出的天然涂料。为了得到并使用它,他常到保康、房县等地的大山中,从漆农的手中购买,并按照古法调制。“对于好的漆,我们这行有句话概括:‘亮如油,能照美人头,提起钓鱼钩’。”李庆山对此解释道,调配好的漆提起来细长细长的,能回钩,就证明这个漆质量好。漆好了,做出的漆器的质量就好。“用土漆工艺油漆的家具,不仅健康环保、木纹清晰自然,且色泽滋润、光可照人;土漆推光的金箔对联、招牌熠熠生辉,用这种工艺制作出来的牌匾能用二三十年;用土漆制作的漆器盘子、酒杯精致轻巧,漆镜光可鉴人。”谈起自己的手艺,李庆山说。

孤独守望 艰难支撑

1988年,隆中风景区对牌匾进行翻新和修复,考虑到李氏漆器颇具襄阳特色,李庆山被选中担此重任。为隆中风景区翻新牌匾时,李庆山全身心投入,“驻扎”了三年,把隆中上上下下的牌匾都翻新了一遍。提起这件事,李庆山至今感到自豪。

如今,让李庆山感慨的是,用土漆制作牌匾的工艺已不再盛行,他开办的李庆山工作室也是苦苦支撑。对于原因,李庆山分析道:一是市场小,现在没多少单位用这种牌匾了。二是现在化学漆使用方便,产品制作周期短。而用土漆制作牌匾是一个精细活儿,经过选木、雕刻、调漆等工序后,光上漆就得上七八道,没有十天半个月根本无法完成。而制作一件漆器工艺品,有时要耗时一年。“今年,我只接到两块牌匾生意,每块卖1200元。”李庆山说,现在工作室完全在亏钱,每月都是他用自己的的2000多元退休金勉强维持运营。

除了经营困难,最让李庆山担心的就是后继乏人的问题。虽然早年他也收过徒弟,但由于出师后很难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所以学艺者陆续离去。而李庆山的儿女也因忙于工作,无法传承这门手艺。

为了保护濒临失传的技艺,李庆山从2006年起就四处奔波,为李氏漆器髤饰技艺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5年,李氏漆器髤饰技艺被纳入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按照我国现行标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每人每年补贴两万元,省级每人每年补贴五千元,市级则为两千元。对于李庆山老人来讲,这笔补贴并不算多。

专家建言 校园传承

据统计,截至今年7月,全市共有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技艺、消费习俗、传统医药等17类非遗资源共计9867项。其中,老河口丝弦、黑暗传、襄阳花鼓戏、老河口木版年画、老河口锣鼓架子、湖北越调等8项被列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刘秀传说、薅草锣鼓、玄门太极功夫等23项被列为省级非遗项目。最近,湖北省公布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襄阳又新增7个省级非遗项目。“虽然襄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齐全,不过,能够与市场接轨并实现市场化经营的比例还不到一成。”市文体新广局公共文化与非遗保护科姚炼表示,大量的非遗项目走市场化可行性不大,因为它跟市场不接轨,存在供需不匹配的问题,即它生产的东西不是老百姓急需的,这是这部分非遗项目需要面对的问题。

为更好保护和传承非遗项目,2012年《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下称《条例》)颁布实施,确立了非遗调查制度、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的评审制度等,支持建立传承基地,开展普及活动。《条例》中规定: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校应当将具有本地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编入地方教材,纳入素质教育内容,开展相关教育活动,提高青少年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上海等城市已经把非遗融入到现代教育体系中,省内武汉、荆州等地也邀请非遗艺人走上了高校讲台。

襄阳这项工作做得如何?市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工作人员和琼介绍,襄阳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将近有十年时间,但是全社会的非遗保护意识也就是最近几年刚刚形成的,目前将非遗的知识纳入地方教材在襄阳还是一个空白。

市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黄佳表示,其实可以从形式上、内容上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引导孩子,比如通过漫画、卡通人物的形式,让孩子们更好地接受非遗。同时,可以让更多的非遗项目走进校园,让孩子们亲自参与,这样可以提高非遗项目的传播率。

另外,襄阳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可以鼓励和支持职业院校、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设置非遗相关专业和课程,建立教学、科研基地等,为襄阳市非遗保护工作打下基础。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举报电话:027-88568010

运维监督:13307199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