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作者:郭庆春) 在江汉平原腹地潜江,一缕酒香穿越两千五百年的时光绵延不绝。从楚灵王章华台下的宴饮酣歌,到曹禺先生挥毫写就的“万里故乡酒,美哉园林青”,湖北园林青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将历史淬炼成酒液,以非遗匠心呼应时代脉搏,在传承与创新中酿造出一曲荡气回肠的楚酒复兴史诗。
一、历史为基,文化铸魂:楚酒基因的现代表达
园林青酒的根脉深植于荆楚沃土。春秋时期章华台“百里新声”的盛景,催生了潜江地域酒坊林立的酿造传统;1855年成型的独特酿酒技艺,历经百年流转,于2013年入选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地缸发酵”“双蒸双酿”等核心工艺至今仍在酿酒车间鲜活延续。
戏剧大师曹禺的题词,不仅成为品牌的文化符号,更融入企业血脉。2024年9月,曹禺家族万氏宗亲参观酒厂时,总经理马荣华动情阐释:“曹禺文化是企业精神的精髓,我们要酿造‘有品牌、有品位、有文化’的酒,让大师乡愁化作前行力量。”这一理念驱动企业建成酒文化陈列室、保护40余件商标、深耕“湖北老字号”底蕴,使楚酒文化在杯盏间生生不息。
二、非遗工艺与现代创新:金奖品质的科技赋能
走进园林青酿酒车间,蒸汽氤氲中工人正遵循“润糁、蒸粮、冷散、下曲、入缸发酵”的古法,以“蒸一补一”的精准控制提升效率——每日蒸煮1吨高粱,经40天地缸发酵,再经“两蒸两酿两蒸馏”方得原酒,最后窖藏至少一年才上市。
传统不守旧,创新不忘本。企业依托省级非遗“园林青蒸馏酒酿造技艺”,将低温制曲、药材提炼等工艺与现代科技融合:一是质突破:2023年,“园林青窖龄30”斩获中国中部糖酒会“金觥杯·大金奖”,“1855”系列包揽湖北省白酒“酒体设计奖”及中南核心产区“风格特色奖”,印证工艺创新成果;二是产能升级:重组后建设千吨储酒库,2021年启动秋酿计划,目标从年产千吨迈向两千吨,向全国白酒第一方阵进军;三是产业链延伸:拟建2万亩高粱种植基地,从源头把控品质,带动地方农业产业化。
三、政治担当与社会责任:红色基因的当代践行
作为湖北酒业标杆,园林青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基因:一是拥军优属:2024年7月,十堰代理商与茅箭区双拥办签约,设立退役军人专属服务通道,承诺“军人优先”、产品五折优惠,以行动践行“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的号召;二是政企同心:潜江市政府2023年专题会议明确要求“支持园林青增销量、拓渠道、强品牌”,副市长赵曜强调“本土特色企业是潜江发展的金名片”; 三是赋能地方:通过“公司+基地”模式带动农户种植高粱,以白酒产业激活乡村振兴引擎,践行共同富裕承诺。
四、品牌重塑与市场突围:从楚地明珠到全国闪耀
经历2017年资产重组阵痛,园林青以“强势回归、倾情回馈”为战略开启重生之路:一是产品矩阵革新:形成露酒、白酒、保健酒三大系列,开发“章华台”宴席酒、五度露酒等新品,满足多元消费需求;二是市场纵深拓展:扎根潜江,辐射江汉平原,北上开辟北京市场,构建“省内深耕+省外突破”格局;三是品牌价值跃升:销售额从2021年前不足300万元飙升至2500万元,三年增长7.6倍,扭亏为盈的业绩印证品牌重生。
五、未来展望:匠心永续,再续金质华章
站在新起点,园林青锚定“绿色健康”赛道。以GMP认证为品质基石,坚持纯粮酿造,倡导“好喝不上头”的健康饮酒理念;响应省食品工业协会建议,规划厂区升级与文化展厅建设,让“酒香溢出深巷”。
“我们承载的不仅是酿酒技艺,更是楚酒复兴的使命”,总经理马荣华的誓言铿锵有力。当非遗工艺遇见现代管理,当章华古韵融入拥军情怀,这杯跨越千年的楚酒,正以金质奖章的光芒,照亮中国白酒的新版图。
结束语:一滴酒香,半部楚史。
从地缸发酵的岁月沉淀,到拥军门店的温情标识;从曹禺题词的赤子乡愁,到国际金奖的品质加冕——园林青以酒为舟,载着楚文化的基因密码,驶向波澜壮阔的时代之海。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举报电话:027-88568010
运维监督:13307199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