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可夫、通讯员涂辉、汤金锁、马赛虎、段丽娜、郑秉顺) 在汉川经济技术开发区,湖北科利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机械臂精准舞动,聚氨酯原料在精密模具中膨胀定型。一块块刚下线的夹芯板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即将启程奔赴全国各地——从牧原集团的智能养殖场到中建的装配式工地,从宜化的化工基地到铭星冰雪的恒温雪场,科利的产品正悄然重塑中国工业围护体系的“肌肤”与“骨骼”。
从“夹层”到“尖端”,一块板的科技革命
在冷库与建筑板材领域,科利深谙“得技术者得天下”的生存法则。当同行还在四组份、五组份聚氨酯工艺中徘徊时,科利早已实现六组份聚氨脂微发泡工艺,目前,这项科技成果成为行业生产标配。研发实用科技无止境,科利正聚力湖北省重点攻关技术,联合国内科研院所,展开“技术破壁”行动,致力于攻克处于世界高端的聚氨脂微发泡工艺原料配比优化、防结晶控制等几大痛点,锚定从湖北诞生首个掌握该技术的企业,聚焦将国内行业技术水平整体再跃升一代,为中国“双碳”战略落下一枚关键棋子。
专利是科利的技术护城河。翻开其知识产权图谱:
隔热防火聚氨酯冷库板(专利号CN222140458U)以独创的“插槽+夹紧组件”设计,实现冷库板“秒级”拆装,密封性媲美焊接,解决了传统冷库冰水渗漏的痼疾;
抗菌聚氨酯夹芯板(专利号CN209163065U)通过纳米层技术,让板材兼具“刚强筋骨”与“抗菌体质”,成为医药洁净室的“隐形卫士”;
聚氨酯岩棉组合夹芯板(专利号CN209163063U)更以“三明治哲学”进阶——石灰层、硅酸盐层与无机纤维层构筑防火体系,碳纤维层与玻璃纤维层提升抗弯强度,实现“刚柔并济”的完美平衡。
目前,湖北科利现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产品“金属面岩棉夹芯板”及53项发明及实用专利,参与起草了十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形成其核心竞争力。湖北科利的PIR硬泡节能保温夹芯板、岩棉节能保温夹芯板产品通过了都江堰认证,自主研发能适应高温、严寒、恶劣气候的高端产品成功应用到“成都昆明滑雪场”和“西藏国家电网”等高标准严要求的重大建设项目上。
2025年初,科利再推裁切装置专利(CN222472586U),用自动化清理系统终结了切割碎屑污染问题,让生产线效率飙升30%。这些专利非实验室摆设,而是直接应用于国内近20年唯一整线进口的PUMA连续生产线上。当机械的精密遇上智慧的灵动,科利用“硬科技”将每块板材的误差压缩至毫厘之间。
成果转化:从实验室到市场,一条生产线的“核裂变”
科利的车间像一座“科技剧院”,主角是两条全自动连续微发泡生产线,这不仅是湖北唯一的“双线配置”,更是技术产业化的“反应堆”。2017年投产至今,其产能演绎了一场几何级跃迁:从零起步,三年突破150万平方米,2022年产值达1.6亿元,而随着新夹芯板连续线投产,正向300万平方米迈进,目标产值锁定6亿元,下一个三年产能将冲刺12亿元。
市场用订单为科利投票。其产品矩阵覆盖冷库板、工业墙板、屋面板全场景,客户群从生物医药企业延伸至食品加工、医疗卫生领域。2024年,聚氨酯岩棉复合板斩获“湖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称号,印证其在细分市场的统治力。而在环保风暴席卷制造业时,科利凭借“绿色基因”逆势而上,原料利用率提升20%,废料再生技术让每块板材碳足迹减少15%,恰似董事长涂仁杰所言:“区位优势引来企业,环保与智能才会进军未来”。
车间的故事同样充满温度。2019年盛夏,科利员工在40℃高温中奋战两天,将9万平方米板材如期交付四家客户。一位工人中暑晕倒,出于对企业的热爱,他稍作休息又坚持重返岗位,董事长感动得眼眶湿润,却依然叫人替换下这位爱岗敬业的员工。正是这种“匠人精神”与“智能产线”的化学反应,让科利在汉川建成中部最大建筑节能板材产业基地,吸引上下游企业聚集,形成“板材生态圈”的雏形。
链动共生:从原料到应用,一场共赢的“生态协奏”
聚氨酯板材的卓越性能,始于顶级原料的支撑。科利供应链上游矗立着全球化工巨头:万华化学的MDI产能冠绝亚洲,为科利提供稳定黑料供应;巴斯夫与亨斯曼则以尖端改性技术,确保原料阻燃性与耐候性达航天级标准。这种强强联合绝非简单买卖——当科利研发六组份配方时,万华的实验室同步提供分子结构模拟数据;当巴斯夫推出新型阻燃剂,科利生产线三天内完成适配测试。产业链的“无缝握手”,让中国板材摆脱了“进口依赖症”。
在下游,科利的客户名单堪称行业标杆的“全明星阵容”:
遭受美国无礼打压的世界顶尖级企业、国家高科封测平台项目,从外墙板到内里隔墙,均采用科利高科产品。
铭星冰雪的冰雪世界,聚氨酯夹芯板在-30℃环境下导热系数仍低于0.022W/(m·K),年省电费超百万。从南方浙江到北方内蒙,科利的岩棉双侧墙板,成为全国各地大建滑雪场的首选。
牧原集团的智能猪场屋顶,5万平方米科利定制屋面板扛住氨气腐蚀,将舍内温度波动控制在±1℃,让每头猪的“居住体验”关乎千万家庭的餐桌。
中建集团的装配式工地,科利岩棉复合板以“一小时防火时效”为钢结构赢得逃生窗口,施工效率提升40%。
而在宜化集团的化工仓库,科利板材也以“抗腐蚀装甲”之姿,守护危化品安全。这些案例背后,是客户能耗降低40%、维护成本下降30%的硬核效益,一块板的价值,终以产业链的“倍增器”计量。
科利科技产品矩阵覆盖高新电子、新能源、医药、物流仓储、文旅、机场、食品、畜牧业等全行业。
生产线上,科利原料如鸡尾酒般精密调和,发泡成型只需70秒,这曾是意大利企业的“王牌速度”,而今科利正将时间压缩至60秒。
董事长站在新投产的连续线前,指着岩棉与聚氨酯复合的界面笑道:“你看,它们像不像钢铁侠的纳米战甲?外层刚强,内芯智慧。”
从牧原猪舍的恒温屋顶到冬奥冰雪馆的保温墙体,科利用50余项发明与专利、150万㎡年产能,织就中国工业建筑的隐形铠甲。当“双碳”浪潮席卷制造业,这家中国冷库保温节能优秀示范企业、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湖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证明:在板材的世界里,厚度决定强度,而创新决定长度——从技术破壁到生态共赢,一块板的进化史,恰是中国制造“科技赋能”的微缩史诗。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举报电话:027-88568010
运维监督:13307199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