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宜昌·致远方”端午诗会激情上演

三峡新闻网

2018-01-21 10:31:50

相约端午,相聚宜昌。6月7日晚,“诗意宜昌·致远方”端午诗会在中国诗歌之城——宜昌市精彩上演。瞿弦和、温玉娟、徐涛等2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朗诵艺术家、著名诗人云集宜昌,吟诵名篇,共同追溯华夏诗歌的伟大源头,感受一座城市的诗歌温度。

1.png

昨晚,“诗意宜昌·致远方”端午诗会在中国诗歌之城宜昌市精彩上演,20多位著名朗诵艺术家、著名诗人云集宜昌,吟诵名篇,感受一座城市的诗歌温度。

2.png

刘劲朗诵诗歌《印象宜昌》。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当代著名诗人吉狄马加,文化部、国务院三峡办相关领导,湖北省委常委、宜昌市委书记黄楚平,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郭生练等国家部委、省、市领导共同观看端午诗会。

宜昌市委副书记、市长马旭明在致辞中说,宜昌作为世界文化名人、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诞生地,与诗歌有着几千年的不解之缘。本次“诗意宜昌·致远方”端午诗会,作为2016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对于传承端午文化、讴歌时代精神、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展现宜昌“诗歌之城”魅力,具有重要意义。相信在活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本次端午诗会一定会成为“诗歌艺术的盛会、人民群众的节日”。真诚希望各位作家、艺术家和诗人朋友,常来宜昌走走、多来宜昌看看,用诗情和灵感触摸美丽宜昌,用笔墨和智慧展现诗意宜昌。

诗会在著名表演艺术家徐涛、温玉娟深情朗诵的情景诗歌中拉开序幕。云蒸霞蔚的山水,诡锦秘秀的风光,诗情悠扬的土地……诗会舞台生机勃勃、绿意盎然、流光溢彩。

著名表演艺术家瞿弦和和央视主持人梁璐闪亮登场,联袂主持。诗会由序·情景诗歌表演《致远方》、上篇·《巴楚风韵》、下篇·《诗城情怀》三个篇章组成。在“巴楚风韵”篇章中,八一电影制片厂著名表演艺术家岳红朗诵了诗歌《端午的寻找》;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周恩来的扮演者刘劲朗诵《印象宜昌》,一批历代歌颂宜昌优秀诗篇的别样呈现,让人领略到巴楚文化的独特风情。在“诗城情怀”篇章中,余光中的《乡愁四韵》、吉狄马加的《让我们回家吧》等诗歌,唤起了观众浓浓的乡愁。

世界端午看中国,中国端午看宜昌。随着诗会的进行,案几、粽子、菖蒲、艾草插花、香炉、江南伞、琵琶、小船……极具端午特色的元素在舞台一一呈现,让人沉浸在浓厚的端午氛围中。徜徉在诗歌的浪漫旅途,品诗歌,忆屈原,宜昌市民和海内外嘉宾共同感受屈原故里、诗歌之城过端午的独特魅力。

宜昌要成为诗意栖居之城

——专访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诗人吉狄马加

昨日下午三时多,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诗人吉狄马加抵达宜昌,专程参加2016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下午四时许,记者在其下榻的桃花岭饭店对他进行了专访。作为一名横穿当代新诗创作30多年的坚实书写者和语言的炼金术士,吉狄马加是中国少有的有着国际视野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如同他的身份一样,容纳了各种可能性,被称为一个民族的语言圣手。在昨天的采访中,吉狄马加以其宽广的视野和举重若轻的姿态,对诗和远方发言。谈屈原,他内心充满景仰,谈宜昌,他盛赞城市风貌,认为宜昌有条件成为一座诗意栖居之城,谈写诗,他主张多读经典。

采访结束,他欣然为本报题词:“屈原,谁也不能高过你的头颅。”落款时,他特意用了汉文和彝文两种语言。

谈屈原谁也不能高过他的头颅

此次莅临宜昌,作为著名诗人的吉狄马加可不是空手来的,他不仅为晚会创作了体现宜昌特色的诗歌《让我们回家》,还为端午文化节开幕式创作了近80行的长诗《谁也不能高过你的头颅:献给屈原》。记者注意到,在其著名的《一种声音》长文中,吉狄马加曾深情表露,“我写诗,是因为1978年我有幸考入了西南民族学院中文系,在那里熟读了屈原和肖洛霍夫。”可见屈原对其的重大影响。

在记者面前,吉狄马加毫不讳言自己对屈原的景仰之情:“屈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开山人物,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个伟大的诗人,在世界诗歌史上,屈原都是一位巨人,一座伟岸的大山。我大学时最早读的是他的《离骚》,诗歌里透露出的雄奇、豪放、自由和在语言上的历险,放在世界视野下,都是不可多见的”。

他对记者表示,屈原可以说是天纵其才,“那真是一个万物有灵的时代,他的诗里出现不同的神祗,诗人在诗里的主体地位非常突出,可以呼唤日月,飘逸多姿。他开启了中国诗歌浪漫主义的源头,他的诗体现了原汁原味的东方美学精神。”

他透露,今天上午在端午文化节开幕式上,他将亲自登台,朗诵专门为致敬屈原而创作的长诗《谁也不能高过你的头颅》,“这是一首一直想写的诗,明天在屈原故里首次朗诵,就是表达我对他的崇敬。”

谈宜昌将端午文化节打造成文化名片

十多年来,吉狄马加多次来到宜昌,每次来都与诗歌有关。“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和端午诗会是宜昌坚持了多年的文化品牌,希望能一直坚持下去,要像环法自行车、戛纳电影节这些国际知名活动品牌一样,一届一届办下去。”他语重心长地表示。

宜昌是“中国诗歌之城”,吉狄马加就此展开话题,“宜昌是一个有着诗歌传统的城市,屈原就是无与伦比的最大的传统,但建设诗歌之城,光有传统还不够,还要有新的东西,以此来将宜昌打造成诗意栖居之城。一是市民要有一个诗意生活的态度,让诗歌成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要多开展诗歌活动。二是要涌现一批爱诗、写诗的年轻人,要有一些在全国诗坛上有重要地位的诗人。”

说到对宜昌城市建设的印象,吉狄马加掩饰不住地称赞不已,“宜昌城市建设很好,城市规划也不错,建筑的疏密度比较适中。”他建议宜昌城市建设要依托长江,做足水文章。而且宜昌是巴文化、蜀文化、楚文化交融、南北文化交织的地方,宜昌公共建筑要重视文化的内涵。

谈写诗多读伟大的经典

作为一位著名的诗人,吉狄马加不但在诗歌创作,而且在诗歌活动的开展上居功至伟,现在位列世界七大国际诗歌节的“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就是由吉狄马加推动创办的。“虽然我现在离开了青海,到中国作协工作,但我作为诗歌节的主席,将继续推动这一国际盛会。明年秋天,第六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将会如约而开。”今天下午,他参加完端午文化节开幕式后,将去杭州,参加明天在杭州举行的西湖诗会。而6月25日,他还将回到家乡,参加西昌邛海“丝绸之路”国际诗歌周。

谈到写诗,他给出的个人建议是,多读古今中外伟大的经典著作,诗歌和非诗歌的名著都要读。“读他们的名著,可以看这些伟大作家灵魂所达到的高度,可以开阔我们的眼光。”

而对旧体诗创作,写了数十年新诗的吉狄马加并不排斥,“写新诗和写旧体诗,只是形式不同,都要求作者抵达生命的本质。”一直以来,他特别喜欢读聂绀弩和郁达夫的旧体诗,认为都是忠实于灵魂的生命的写作。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举报电话:027-88568010

运维监督:13307199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