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2022年3月起,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结合边界村发展所需、人民所盼,启动人大代表边界行活动,全面摸清边界山区实际,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与群众主体作用,汇聚治理合力,加快补齐短板、抬高底板,建设美丽家园,共同缔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群山飘玉带,连接乡村振兴的梦想
清晨的雨水,像银丝般细腻,轻轻拂过山峦,为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榔坪镇关口垭村带来无法抗拒的清凉。
清凉里,村民秦桥种植的乌红天麻长势喜人。“菌丝发育很不错,新天麻也都冒土了。”秦桥喜滋滋地向记者介绍,今年他种植了20亩天麻,共有15000筒。
天麻是一味名贵的中药材,经济价值有着“一亩天麻十亩粮,十亩天麻一栋房”的形象比喻。然而以前却因为道路等级低,运输不方便,制约着发展。“路上坑洼多,大车不愿进,小车进不来,对我们发展产业影响很大。”回忆起曾经的交通状况,秦桥说道。
乡村振兴路,一个不掉队。2022年3月,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人大代表边界行在榔坪镇启动,首轮调研就在关口垭村。
“我们盼星星盼月亮,都在盼望这条路能早点修好。”“天阴一身泥,天晴一身灰。路不修好,产业也无路。”……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敞开心扉。
“边界村每家每户都要到,不能掉一户,不能掉一人。”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覃宏明说,各级人大代表要用脚步去丈量,用真心去聆听,实实在在为老百姓解决问题。
不掉一户,不落一人。边界行调研走访中,各级人大代表主动下沉,实地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惠民生。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榔坪镇素有“宜昌西大门”之称,西与恩施州巴东县野三关镇、水布垭镇接壤,北与宜昌市秭归县磨坪乡相邻,交通提档升级一直是百姓的心头事。
找准最突出的问题,摸清最大的短板,反馈最急切的愿望,各级人大代表用自己的行动,为民发声,为民代言。
“我是镇人大代表,同时也是本村村民,自己也有自己的产业。”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榔坪镇第十一届人大代表宋桥明直言,维修这条必经之道,确实迫在眉睫,因此呼吁早日提上议程。
“将会有接近3000名百姓受益,可以服务沿线多个村的产业发展,方便群众出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榔坪镇人大主席胥娟介绍。
问题的根子终于摸清了。连接关口垭至香龙山的“关双线”公路破损严重,群众出行十分不便。由于该路段跨区域点位众多,需要得到邻近的宜昌市秭归县、恩施州巴东县等多个村的支持。为此,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多次赴两县进行商讨,寻求在项目占地和施工过程中的支持。2022年4月,“关双线”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改造项目正式开始实施。
施工过程中,邻近县的人民群众也纷纷主动让地支持,项目占地实现“零补偿”。经过8个月紧张施工,全长25.04公里的“关双线”主体工程建设完成。
“下雨出门脚上不沾泥巴,开车也不颠簸,生产生活都方便。”村民秦亚军表示。
“大车小车都开得进来了,产品不愁运不出去了。”村民秦桥说,道路带来了福利和便利,发展天麻和其他产业也有了更大的信心。
一条宽阔平坦的“四好农村路”蜿蜒山间,宛如玉带在群山中飘舞,如梦如幻,串连起产业,温暖着民心,也让乡村振兴梦更圆。
如今,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农村,特别是边界村公路建设成效显著,农村公路也进入建、管、养、运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新阶段。
“对于人口比较密集的农村公路项目,分年度分批次纳入建设计划。”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第十届人大代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农村公路建设养护中心主任刘志强介绍,针对农户比较分散的农村入户道路,采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下发的“农路户户通”共同缔造实施方案逐步予以解决。
道路通,百业兴。2023年开始,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与各级人大代表又发动人民群众运用共同缔造理念,探索实施“农路户户通”,让农村公路成为人民群众的“致富路、幸福路、连心路、振兴路”。
“看着主路修好了,也想改善下环境。国家补点钱,我们自己也拿点钱,让进门的路下雨不沾泥巴。”看着主路硬化通村到组,今年6月初,关口垭村六组村民李同珍一家率先行动,依托“农路户户通”的好政策,将主路到自家稻场的80米入户道路进行了硬化。
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人大代表边界行实施以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各级人大代表坚持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聚焦全县边界村问题短板,聚民智解民忧,让边界村脱贫基础更加牢固、经济发展更可持续,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贡献了力量。
“三年来,各级人大代表深入到52个边界村,走访群众三万八千多户,共收集意见建议255件/次。”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章玉莲介绍,有29件意见建议交由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重点办理,截至2024年6月已经办结23件。
“医”同暖山乡,筑起生命健康的桥梁
虽是仲夏,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资丘镇竹园坪村八组的正午,薄雾还未散尽,依旧透着凉意。
山路十八弯,过河再上山,经过三个多小时跋涉,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资丘镇中心卫生院医务人员和竹园坪村卫生室的村医终于到达了此次的巡诊片区,开始入户巡诊和集中体检。
“血压131/61,是正常的,控制血压和血糖的药要定时按量吃……”常见病随访,用药知识普及,像这样的入户巡诊,村医杜双艳每月都会往返几次。
这里,海拔1700米,西南与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五峰镇黄粮坪村接壤,三面群山将竹园坪村八组圈在大山深处,典型的“村在山中,组在角落”。因此,这里还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圈椅”。山高路远,加之年轻人少,即使前些年修通了通组水泥路,但村民们出山依然很慢。
“到集镇看病买药很不方便,需要绕到五峰县,隔河又渡水,单边都要三个多小时。”村民高登法,道出了曾经看病就医不方便的无奈。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人大代表边界行启动后,各级人大代表来这里走访调研,征集民意。“走访调研中,边界村村民反映最多的就是看病就医不方便。”湖北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刘光菊表示,听到了最真的民声,看到了最难的民情。
基层公共医疗服务是民生之本,是农村广大群众健康保障的“第一道防线”。和竹园坪村一样,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一些边界村、偏远村,曾经“看病难”。
“采取村卫生室定时入户巡诊,镇卫生院定期进组体检,送医送药上门,解决了边界村、偏远户看病就医的后顾之忧。”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资丘镇人大主席李顺国介绍。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与各乡镇人大主席团将人民群众普遍反映的“就医难”等共性问题向相关职能部门交办并监督办理,推动优质均衡医疗资源向边界村、偏远村进一步延伸,提高诊疗服务水平。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边界村、偏远村的就医体验切实关系到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感受到了明显的变化,再也不担心看病买药跑远路,更不担心没医生诊病。”“对我们非常关心,血压有人量,病情有人问,也不用翻山越岭走路去看病。”如今,所有边界村组都打通了看病就医“最后一公里”,村民们喜上眉梢,甜在心头。
现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不断下沉优质医疗资源,常态化组织、招募志愿服务医务人员,组建“医疗卫生惠基层服务团队”,为边界村、偏远村人民群众提供了“连续性、闭环式,全流程、全周期”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融合型”健康服务。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卫生健康局副局长龚万宝表示,进一步筑牢三级医疗预防服务网,有效解决了边界村、偏远村人民群众“看病难”“就医难”的问题。
三年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各级人大代表聚焦边界村交通出行、医疗卫生等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问题的短板,走遍边界村各个角落,深入田间地头,深入群众家中拉家常、说变化、谈发展、话振兴,促进解决了一批边界村的困难事、人民群众的烦心事。意见建议做到了“条条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通过聚焦边界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基层治理等方面,开展脚量万家边界行。各级人大代表直面选民、直达边界、直指问题,推动解决了一批民生实事。”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章玉莲介绍。
【记者手记】
三年来,作为一名记者,我多次跟随人大代表走进田野、穿越山间、蹚过河流……在微微春风里,在数九寒冬中,去聆听,聆听民声;去记录,记录民情;去追寻,追寻温暖。
这三年,和许许多多代表走过全县最远的村、爬过最高的山,看到过无数张真诚而朴素的笑脸,握起过无数双沾满泥土的双手,远眺过无数个不辞辛劳的背影。回望一幕幕,我也感受到了无限的希望和生命的蓬勃。
走完52个边界村,遍访群众三万八千多户,收集归纳意见建议255件……看似一则平凡的数字,却饱含着人大代表履职为民的担当。人大代表“信息员”“宣讲员”“联络员”“服务员”“调解员”“监督员”的作用在发光、发热。
人大代表边界行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旅程,我将继续用笔尖和镜头,记录那些真挚、善良、温暖的力量。(田亚敏)
来源:长阳融媒体中心记者田亚敏 通讯员 陈金波 黄文胜 雷丹 王茜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举报电话:027-88568010
运维监督:13307199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