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社会
交通事故严重创伤多 “创伤急救”急在何处如何救?
2018-10-18 16:30:00   来源:光明网   分享:
0

 《新闻1+1》2018年10月17日完成台本

  ——创伤急救,急在何处?如何救?

  解说:

  车多交通事故多,交通事故严重创伤多,而创伤是45岁以下人群的第一死因。

  2017年6月8日新闻:

  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北大创伤医学中心等单位近日启动安全中国百县工程,试点在全国县域为主的城市进行严重创伤救治规范推广,建立区域性的严重创伤救治体系。

  解说:

  无论是院前急救还是院内急救,时间对于创伤患者来说意味着一切。

  深圳市急救中心医师 李汉才:

  你看到生命马上要消逝,你无能为力,作为一个急诊医生你感觉到(无力),心里很不好受。

  解说:

  有的人死于车祸,有的人死于车祸后的急救。《新闻1+1》今日关注:创伤急救,急在何处?如何救?

  评论员 白岩松: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昨天不管是媒体还是互联网上的朋友圈都在关注并且祝福着一个从内蒙古一直到北京的生死时速的救治,那是因为在内蒙古的一个交通事故中受重创的孩子在内蒙古的医院要转诊到北京的天坛医院,因此一路呼吁,在警察和各种好心人士的帮助之下,提前两个多小时,昨天上午就到达北京天坛医院,这一转眼已经三十多小时时间过去了。但正是这样的一个事件,也引发了我们对创伤急救等等领域的高度关注。

  巧了,今天我们注意到公安部公布了一个最新数字,我们来看这个数字是什么。今天公安部截止到2018年9月份,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3.22亿辆,其中汽车2.35亿辆,这是过去都不敢想的一个惊人数字,比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人口都要多,机动车这样一个数字全世界可能超过三亿的国家也就是印度、中国然后美国。

  机动车驾驶人达到4.04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达到3.63亿,我们平常说机动车是交通工具,但是如果一旦掌握不好或者违规或者怎么样或者超速就引发变成凶器,于是我们看到这样的数字,在我国每年创伤当然这个创伤是包括交通伤这是相当大比例,然后坠落伤,机械伤,锐器伤等等6200万人次就是救治,其中致死人数达到了多少呢七十万到八十万,这可是每年,创伤死亡率在所有致死原因中排名第四,在45岁以下人口死因中排名第一。我国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率为十万分之二十,是日本和德国的十倍。这个时候再回到刚才的数字,机动车保有量3.22亿,机动车驾驶人员4.03亿,我们就要高度关注在如此大的这种创伤,其中尤其是交通创伤的时候我们该怎么样更加快起来让大家的命能保住甚至康复。

  不过在关注这个话题之前,我们还是要关注昨天我们就在为他祝福的孩子最新情况,接下来我们要连线央视记者王晓琛。

  (电话连线)

  白岩松:

  晓琛,你好,给我们介绍一下大家都在关注并且祝福的这个昨天生死时速送到了天坛医院这个孩子的情况。

  央视记者 王晓琛:

  好的,岩松,正像你刚刚介绍的,救护车队是在昨天上午的十点三十六分是抵达了北京天坛医院,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三十多个小时了。在这个期间各路的媒体记者也是一直在联系院方,希望能够得到有关孩子救治情况的进一步消息,但是院方并没有接受媒体的采访。今天下午我也和院方有过一个电话联系,院方婉拒了采访,但是他们表示仍然会全力以赴开展救治,其他的情况可以参考之前官方微博发布的信息。

  我们通过官方微博发布的信息也可以了解到,孩子在当地医院抢救后仍处于双侧瞳孔散大,深度昏迷,无法自主呼吸的状态,一直是需要呼吸机还有一些器械来维持生命。也有专家表示,从这个角度看转院后的情况恐怕也难以乐观,另外其他方面有记者也在天坛医院外采访到了孩子妈妈的朋友,他讲述了事故发生的原因,根据他的讲述孩子当时是和父亲、姑姑还有奶奶在内蒙古自驾游,车辆行驶在山上的时候发生了故障,而且山上没有信号,父亲这个时候离开车辆去打电话的时候,其余三个人在车内被一个小车辆撞击。非常不幸的是奶奶和姑姑当场去世,孩子则是重伤。孩子被送到当地医院的时候,据说已经距离事故发生过去了将近四个小时。

  而基于这样的讲述,我们也可以想象当时情况的危机程度,今天网络上关于这件事情的报道还在延续,网友的留言更多是祈愿和祝福,希望接下来能够听到好消息的出现。我所了解的情况就是这样,岩松。

  白岩松:

  好,非常感谢晓琛给我们综合所带来的最新情况一个分析,当然没有更好的消息也没有更坏的消息,就像昨天说过的这句话是一样,但是还是愿意把更多的这种祝福给这个孩子,要感谢所有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接下来要回到今天我们由这个孩子生死时速所引发的对创伤急救整个领域的高度关注。来,接下来我们走进这个关注。

  (播放短片一)

  解说:

  昨天,从内蒙古自治区到北京市,一辆救护车的行驶路线始终牵动人心,因为救护车上是一位因车祸受伤需转院治疗的13岁少年。

  999随车救护人员:

  是重型脑损伤,病情一直不稳定,双侧瞳孔散大,还深昏迷。

  解说:

  昨天凌晨5点15分,救护车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出发,而在凌晨四点,当地交警就已赶到医院待命。为了保证内蒙古这一段的顺畅,他们协调了四个高速交警大队的警力。

  北京市公安交管局指挥调度中心科长 伍贤利:

  因为也是情况比较紧急,连夜进行跟沿线交管部门,包括河北交警,都第一时间取得了联系。

  解说:

  三地交警,接力护送,500公里行程,历时5个小时21分钟,昨天上午10点36分,救护车抵达北京天坛医院,比原计划快了近2小时。

  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指挥调度中心科长 伍贤利:

  市民是主动对这三辆急救车进行避让,同时我们从监控也看到了,在行进过程当中,确实有不少的社会车辆主动把这个车道让行,让3个急救车包括我们的警车优先通过。这也是保证了车辆能更快地到达地点。

  解说:

  这位少年是幸运的。事实上,救护车是否畅行,直接决定后面一系列急救措施的跟进实施。但在现实生活中,救护车却并不那些幸运。比如,在四川省成都市的绕城高速,一辆私家车抢占应急车道,导致一辆救护车冲上了护栏。

  2016年1月17日 新闻:

  记者从交警部门了解到,当时救护车拉着病人正行驶在应急车道上,快到事发地点时,黑色私家车突然从机动车道变道至应急车道,救护车为了避让,急打方向盘,才冲上了高速路护栏,所幸无人员伤亡。

  解说:

  侵占应急车道,是交通违法行为,更是急救车辆畅行的障碍。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辆越野车把闪烁着急救灯的救护车反复拦阻在路上,不让其继续前行。救护车几次倒车想要绕行,越野车步步紧逼拒绝让路。

  救护车司机 刘师傅:

  他突然左转弯,我就躲了一下,躲在他车后面,他转过来之后,已经到了最左边上车道,到了最左边上车道之后,对向就来车了,我拿手指他,摆摆手,我让他倒一下我过去,他可能就误会了,然后就是下车有矛盾了,我告诉他我这车上有病人,他火气挺大的,就没给我让。

  解说:

  司机刘师傅说,由于越野车司机对他的误会,双方发生了言语冲突,并挡在前面不肯让行。直到车上病人家属把身体探出车外喊话。

  救护车司机 刘师傅:

  说我们车里有病人,把道让开,到最后让开了,让开我走了。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所以说尽量给我们救护车让一下,(把)救病人最佳的黄金时间留给我们。

  解说:

  同样是一名救护车司机的赵丹,他告诉记者,从2013年开始,他就在广东省深圳市急救中心开救护车,被故意阻挡不让的情况时有发生。

  深圳市急救中心救护车司机 赵丹:

  你越按报警的喇叭,越不让,这样的事碰到还挺多的。

  解说:

  而作为随车急救医生的李汉才,感受更为强烈。

  深圳市急救中心医师 李汉才:

  你看到生命马上要消逝,你无能为力,作为一个急诊医生你感觉到(无力),就是我们这样,心里很不好受。

  (电话连线)

  白岩松:

  好,接下来我们马上要连线国际创伤救治联盟的主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院长姜保国,姜院长您好。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 国际创伤救治联盟 姜保国:

  您好,岩松。

  白岩松:

  首先先说具体的昨天的孩子生死时速,他其实出完事情送到当地医院都已经隔了四个小时,当然这是据他家属的朋友来介绍的。后来又经过五个多小时的转院,到现在又过了三十多个小时,以您的创伤急救的经验来说这么多的时间过去了,现在没有好消息但也没有更坏的消息意味着什么,怎么去分析它。

  姜保国:

  整个转院过程中相对时间还是比较长,因为现在呢可能是颅脑外伤,我关注了这件事情,接下来可能更多我们是给予他更多的爱心,更多的关注,祈祷这样的孩子能有奇迹出现。因为这个过程中后期的结果可能不仅决定于我们的治疗了,更重要是原来外伤程度能不能是一个可负性的。

  白岩松:

  其实我们只能在这里能给更多的祝福了。好了,回到我们今天由这件事情所引发的高度关注,每年由于交通事故给我们带来的损伤非常大了,但是像这个领域这种创伤比如说这种创伤急救,有没有这种黄金时间或者所谓的窗口,就像我们说地震时候会说到七十二小时,对于您来说,对于你们这个领域来说急救创伤黄金时间是多少?

  姜保国:

  我们叫创伤救治黄金一小时,在这一小时以内一定要转诊到有救治能力的治疗机构去,才能对生命进行有效的救治。

  白岩松:

  现在你看我们注意到了一句话,在您办相关论坛的时候也有记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就同样的这种创伤程度有的康复了,有的却是死亡了,中间差在了哪儿?

  姜保国:

  创伤交通损伤实际上有三个生命窗口,第一个就是当场由于重症外伤在现场不可能救治这是一部分,另外一部分就是我们说到的很关键可以救治的,从十分钟到三个小时,这个部分的外伤往往是我们急救医学最重要最关注的,就是我们做的好就活了,如果延误了就失去了生命,这是我们最关注的一组临床医学能够救治,能够实施救治的一部分病人。

  白岩松:

  您看姜院长,我们看到了当然现在只有2013年的数据,全国八个省市11家三甲医院调研结果显示,急救反应时间平均24.24分钟,院前转运时间平均是46.09分钟,请注意这是平均46.09分钟院前转运,呼叫会诊时间最后平均17.53分钟这个比较快了。您怎么看待平均数字46.09(分钟)。

  姜保国:

  当然从数据上我认为这是一个很糟糕的数据,这是我们团队在实地观察跟踪得到的数据,正因为这样我们才启动了全国严重创伤救治体系建设这样一个科学的话题,我们在持续做这项工作。在国外实际上很多发达国家是规定的,院前转运时间是不能低于15分钟的,就是这个病人从救护车启动到达医院之间一定是快速的转院。

  白岩松:

  不多于15分钟。

  姜保国:

  对,不大于15分钟,在15分钟之内要转运到医院内部,所以我们这样的数字是很不好的,我们在尽力改变这样的数据。但是我们在过去的15个城市的试点区域内已经把这个时间降低了接近50%,但是还没有到达15分钟以内,我们从45分钟在我们这个项目的试点区域内已经降到了21分钟。

  白岩松:

  您看从昨天这个生死时速的来看到,是从内蒙古去转运这条路两边没有多少中大的城市,就得到北京来去治,这已经是最快的时间了,由此暴露出我们现实中存在的哪些问题是需要这种改进的。

  姜保国:

  当然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不能指望多发伤都转运到北京的医院,如果这样的话我们永远不能改变现状,我们现在在做全国的创伤救治体系的建设,目标不是说把病人快速转运到一个大城市来,目标是在每个闭环式的相对一百万人口主要闭环式区域内,要建立这样能够救治创伤的创伤救治中心。

  白岩松:

  姜院长,我是否可以以一个外行的话来说,这个进入到你的专业体系里说,你希望建立一个随时能够在黄金急救时间一小时以内的救治圈,只要是不管在中国的哪个地方,除了极个别的这种偏远地方来,大部分地区只要发生了创伤,在一个小时交通圈内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救治。

  姜保国:

  您说的特别正确,我们现在正在做这项工作,已经在接近四百个县级城市完成了这件工作,在县级区域内建立一个,培训一个能够救治多发伤的,能够把生命抢救过来的这样的创伤中心,这样就没有必要把病人远途去转诊了。

  白岩松:

  姜院长一会儿有问题我们来继续探讨,其实引发我们继续探讨的动因也跟姜院长之前公布的一个数字有关,就是每年我们由于创伤所导致的死亡人数,这是在2017年的时候姜院长谈到的是70万到80万,其中有很大的比例就是交通事故所导致的,我们怎么能够快起来,因为在这个时候的确时间就是生命。来,继续关注。

  (播放短片)

  解说:

  对于一名创伤危重病人来说,事故发生后所经历的每一分钟,都事关生死。在这一过程中,医疗救治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也涉及到一个创伤救治体系的建立。

  就在今年6月3号,在国家卫健委的支持下,由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位专家参与的“国际创伤救治联盟”,在北京成立。这个汇集了全球创伤救治专家的学术团体,将针对全球创伤救治中面临的问题,探索符合国际标准的严重创伤救治体系。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救治中心执行主任 国际创伤救治联盟常务秘书长 王天兵:

  国际创伤救治联盟最主要的目的一个是交流,中国现在其实没有一个真正的创伤医学,创伤专业和创伤学科,特别是没有创伤的体系,创伤救治的体系。所以这也就导致了我们国家其实在创伤救治上存在很多的问题。

  解说:

  在我国,会出现因为院前沟通工作不到位,造成创伤危重病人在被急救车拉到医院后,急诊科临时找各科医生会诊的情况,而这样的急救流程耽误了抢救时间,使得病人致残致死。在一些发达国家,创伤病人可送到专门的急救中心进行救治,但我国现有医疗资源还难以达到这个水平。

  王天兵:

  现在的创伤其实都是在综合医院救治的,其实就分布在了像骨科、脑外科、胸外科各个专科里面,这也就导致了其实对于多发伤,严重创伤救治的时候其实就存在各个科整合的问题,往往会因为整合效果比较差,就导致了这种多发伤救治在流程上,在救治效果上其实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解说:

  有调查显示,目前我国超过80%的综合医院急救室的创伤治疗设备都不完备。还有一项根据12家综合医院的研究表明,从电话求救咨询到做出急救回应的时间长达17到54分钟不等,这个时间远远超出了创伤急救前10分钟的最佳时机。除此之外,创伤专家的缺乏、交通堵塞、偏远地区急救服务水平低下等问题,也严重限制了创伤治疗的介入。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从去年开始,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严重创伤区域性急救体系已经开始建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 姜保国:

  创伤救治的中国模式,就是在综合医院内部建立创伤救治团队,来替代发达国家的创伤救治中心,当然这样一个模式经过我们的实践我认为是非常有效的。

  解说:

  这个救治体系工程将在全国范围内,选取上百个市县,根据区域面积、人口、交通状况、急救需求和卫生资源分布情况,依托当地大型三级医院建立创伤救治中心,同时选取4到6家二级医院建立创伤救治点,在中心与救治点之间建立规范的严重创伤救治流程,通过互联网创建区域创伤救治信息平台,最终形成以救治中心为核心二级闭环式区域性创伤救治体系。

  王天兵:

  现在这样的体系能够保证和要求严重创伤的病人在送到医院的时候,这个信息就已经能够到达医院,到达医院了以后,医院急诊根据患者的信息启动相应流程,病人送达到医院之前就能够对所谓的叫创伤救治团队的成员能够先到急诊等待病人到来,所以就能够根据这些信息为这个病人提前做一些救治准备工作。

  解说:

  从数据来看,院前的时间由过去平均的18分钟降为0—5分钟,危重创伤死亡率也由原来的33.8%降至20.5%。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 姜保国:

  没有进入这个体系的城市依然面对创伤救治过程中比较随意的状态,没有创伤救治团队,没有院前和院内的信息沟通,这是很重大的问题。

  (电话连线)

  白岩松:

  好,接下来我们就继续连线国际创伤救治联盟的主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院长,创伤医学中心的主任姜保国,姜院长。姜院长,您看您在2017年的时候记者采访的时候提供了一个数字,说每年创伤所导致的中国死亡人数可能70到80万,其中交通事故所占走的比例很大,比如说20到30万的话如果一切顺畅在您的理想当中,应该减少多少死亡率,这个能减少多少万人死亡。

  姜保国:

  现在有个基本的数字,就是发达国家现在他们相对比较完善的创伤救治体系是交通人口每十万在三以下,现在德国和日本去年我去的时候,基本上十万分之二的。但是我们的国家2013年的时候,十万分之二十最大的城市,现在我们去年的数字是平均在十万分之七到八,所以我们的努力目标是可以减少到三倍到四倍的死亡率。

  白岩松:

  也就是能有几万人幸存下来。

  姜保国:

  如果要是三十万就应该有二十万活下来。

  白岩松:

  您看姜主席,接下来我们就要分析这个环节,我们现在的致死率和致残率有点太高,应该把它降下来,但是需要很多方法。第一个急救车多长时间来,因为院前急救时间过长,来了以后怎么处理,现场救治人员总体缺乏规范化培训,转移院有没有做好准备,到了医院怎么救治,最后整个流程如何规范。您觉得在这几个环节中,现在最重要的、最耽误事的究竟是急救车的时间过长还是衔接浪费走的时间过多。

  姜保国:

  这是几个问题,一个是整个生命救治过程中是两个关键因素,一个就是时间,一个是团队。这两个关键因素都是跟生命相关的,我们前期做的工作叫123工程,所谓1一定是一个区域的整体创伤救治体系。

  白岩松:

  离哪儿近就要赶紧就近。

  姜保国:

  对,就近做生命抢救,就近找到应该有的培训建立的创伤救治中心,而不是反复转诊,这是三个团队实际上我们建立了一个接力式的抢救团队,就是院前的救护团队和急诊室的团队以及急诊室下边的综合医院内部跟创伤相关的,多学科的创伤救治团队,这三个团队之间应该是无缝连接的。我们想做的无缝连接实际上我们发明了一个信息联络系统在救护车上快速评估伤情以后,就可以把这伤情快速发到,比如现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急诊中心这时候病人还在路上,我们的医生,我们的救护团队就到了急诊室开始分析病情,决定抢救措施和正式急诊手术还是创伤控制。这时候就把原来病人多发伤到医院反复等待各个学科会诊的状态,改变成已经了解伤情,医生先到急诊室等待零的时间抢救病人。

  白岩松:

  姜院长,最后因为只剩下20来秒的时间,现在还只是局部的这种进步,您觉得离全国一盘棋达到很高的水准,能不能更快的去到达,还有多长时间呢?

  姜保国:

  我们现在在做农村包围城市,因为县级城市好做,我们已经启动了接近三百个以上的县级城市,希望在未来三到五年把县级城市全部覆盖。

  白岩松:

  好,非常感谢姜院长,我们期待三(到)五年快进步。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