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作者:郑秉顺)中交二航局105施工处在九十年代,分别承建四个项目,每一个项目都相应配备了项目班子成员,我作为105施工处的书记,与施工处主任一起肩负总体工作的同时,兼顾4个项目部的党务工作,及班子之间工作关系的协调、后期管理及员工工作情绪的疏导。多年的工作经验体会,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干工程,员工第一位!
愿得此身长报国
从小喜欢唐诗,喜欢读古人传记,在二航局工作后,尤其喜欢读唐朝诗人戴叔伦的传记。因吏部尚书兼盐铁转运使刘晏很欣赏戴叔伦,向朝廷上表推荐戴叔伦为九品秘书正字,并召他入自己的幕府,负责国家盐务与钱粮的运输。我修路桥,也算是沾了运输的边。戴叔伦的的名篇“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道出了运输者的志向,恰如我1997年初夏时的心情。当时,105施工处承接了黄黄高速龙感湖高架桥段。湖北省黄(石)黄(梅)高速公路,是国家规划建设的沪渝高速、福银高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湖北省“九五”计划重点建设工程的启动项目。公路全长109.65公里,其主线西起黄石长江公路木桥,止于鄂皖交界的界子墩,途经黄石、浠水、蕲春、武穴四县(市)与安徽省高速公路相接,另建有黄梅至九江长江公路大桥支线长31.37公里,与江西省昌九高速公路相联,具有“一路连三省”的特点。公路设7处互通立交,3处服务区,8个管理所(收费站),1个信息监控中心和省交通厅派驻的路政支队,是湖北省第一条科技含量高的IC卡智能收费公路。1998年底投入试运行,全线于2000年元月正式贯通。黄黄高速公路的开通运营,对服务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服务三峡工程建设,支援西部大开发,促进鄂东及湖北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承接了此项目,一时间竟有“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的壮怀。
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
常言道,先知三日,富贵十年。意思主要是说,做事需要有前瞻性和洞察力,做好准备。105施工处承建黄黄高速龙感湖高架桥1.4公里,工程量3700万元。工程项目虽然不大,但对照工程概况的建设意义,我们必须做好一切准备。毛泽东主席一贯强调的战争指导思想,是“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这既是人民军队长期战争经验的凝练和升华,对二航局105施工处,同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为105施工处能够代表二航局参与这项工程建设,在当时是一件不同寻常的大事。俗话讲“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项目部进场后,105施工处副主任尹应军同志担任项目经理,苏顺正作为施工处工会主席担任项目副书记,项目财务主管张芙蓉兼副经理,胡毅担任总工。“五部一室”全部配齐。职工大约进场30多人,协作钻孔队6个,结构基础队伍2个负责墩身、横梁施工、预制厂一个负责制梁及吊运安装,桥梁上部护栏施工队一个,协作队伍大约1500多人。60年代的人,非常熟悉毛泽东一贯强调的“我们历来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也不打只有准备但无把握之仗”,为这项工程建设,迅速组建新项目部,精心完成组织准备、技术准备、施工准备,我们知道,准备工作做得非常充分了,也就为取得工程项目建设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切准备就绪,士气高涨,而当年项目部组建办公室和职工住房,却全部搭设的是竹席棚子,也是我们经历工程项目中最简陋的一个项目部。用宋代诗人释慧方的话说,是“插锹叉手异何同,要显全机立大功!”
破解“吃水”难题
黄梅龙感湖位于鄂、皖、赣三省交界处,经查地质资料得知,在春秋战国时期,龙感湖与江南的鄱阳湖连成一片,称彭蠡泽。汉代三国时期,彭蠡泽南移与江北湖泊分离,时称雷池。这里的湿地类型齐全,有湖泊、沼泽、滩涂、池塘、河流、港渠和稻田等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又地处长江中、下游结合部,是众多鸟类栖息、繁殖、越冬的黄金地带。我们的项目部办公及住地就在黄梅龙感湖。
龙感湖是鸟类天堂,对于我们却是一种考验。项目部与当地村民一条小沟之隔,据当地原住居民介绍,龙感湖当地最困难的是生活用水,当地人不管打多深的水井,抽出来的水经过打明矾过滤一天,沉落在水池中的一种絮状物如彩云状,水烧开后倒在杯子中显粉红色,喝到嘴里有一种奇怪的味道,再好的绿茶用这种水泡,茶叶变色,茶水喝到嘴里也不是绿茶的味道,用这种水做出来的米饭也是一种浅黄色,米饭根本无法入口,很快在职工中已经有多人因饮水和吃饭后不适,病倒去当地医院看病。.
针对职工反映的问题,105施工处工会主席兼黄黄项目部副书记苏顺正打电话给我,这时我在桂林绕城高速公路蹲点,负责协调102施工处与105施工处工程进度。接过电话后,心里非常难受,我们带职工出去干项目,最不能亏待的就是职工,这个用水问题,必须用最快的速度去解决!
于是,我马上赶到龙感湖黄黄高架桥项目工地,经过向当地原住居民了解,他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已经有三代人了,吃水靠的是有100年之久的老井,他们只用井水。我问水井在哪里?原来,这个水井在距离村子约100里地的一个酒厂附近,全村人都是拖着车子,带着大桶去拖水。
问题搞清楚了,经过与项目部全体班子成员一起开会研究,全体班子成员统一了思想,项目部按照当地人的指引,立刻制定了一项制度,一是每天后勤人员跟着项目部专车去拖水,拖回来的水保证食堂用。二是每月给职工发4箱瓶装矿泉水,保证职工有好水喝。三是将深井打出的水不直接使用,修建一个净化水池,增加过滤环节,水池中装入河沙,把深井水抽入水池中进行净化处理后再使用。四是将需要使用的水送到专业检测部门进行检验,达标符合标准才能使用。
由于采取的用水措施及时到位,项目职工一下子如同饮上甘露,项目职工也少了排队上厕所的窘境。老工长易振坤同志感动地说,我是一个喝茶老饕,过去我在江西鹰潭船闸工地,每个月要喝2斤茶,自从到了黄黄高架桥工地,我的茶叶喝不动了,不是不想喝茶,而是这里的水无法泡茶喝。每天少了茶水喝,干活都没劲。现在好了,项目部给职工保证了瓶装水,连用的水也是经过多层过滤,过去洗完澡身上发痒,现在不痒了,少了生活中的烦恼,干起工程来就有使不完的劲。易工长说得兴高采烈,把茶杯举过了头,抬头猛饮一大口茶水。从此,我也对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了新的认识,干工程必须始终与职工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及时解决职工急难愁盼问题,分类研究解决办法,从源头上彻底解决问题,以“润物细无声”的关心,凝聚干劲。
编辑:晓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