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1日下午,湖北省委书记应勇在武汉市调研长江、汉江“两江四岸”规划建设工作。
应勇强调,“两江四岸”是武汉重要生态廊道,必须牢牢把握“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这个重要基点。武汉“两江四岸”是长江经济带上的靓丽名片,做好规划建设是关系长远发展的百年大计,对于武汉实现沿江发展、跨江发展,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如何规划“两江四岸”呢?本刊记者采访了一位老武汉市政协委员、武汉家华家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和庆先生。李老提出了关于建立“中华文化名人长廊”的建议,该建议已交武汉市政府有关部门,他希望能获批建成武汉的靓丽文化名片!
打造“中华文化名人长廊”
冬日的太阳暖洋洋的。在武汉市东西湖区柏泉武汉家华家具公司的空中花园,70高龄的董事长李和庆先生,一边如数家珍地介绍其欧式花园里的一花一草,一边津津乐道他给武汉市政府提交的建议案——关于建立“中华文化名人长廊”的建议。他说,在汉阳南岸咀建汉白玉雕塑的百人“中华文化名人长廊”,是多年的构思,以此来展示,弘扬中华5000年优秀文化,成为仅见的壮丽文化景观。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这样阐述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基于此,李和庆老先生认为,武汉市“两江交汇、三镇鼎立”的独特城市格局,赋予南岸嘴地区标志性特征:“东临长江、北依汉水、南枕龟山、西接月湖”,正处武汉山水纵横的交点。
李老先生说,南岸嘴在中国地理上不仅“两江交汇”,是“中国第一角”,它又是人文景观交汇的中心:置身在两江、两桥(长江大桥、晴川桥)两楼(黄鹤楼、晴川阁)的簇拥中,与电视塔、古琴台、铁门关、龙王庙、汉正街等人文、街市景观一起,共同构成了武汉最具地域、历史和艺术特征的景观板块,有着深厚而独特的文化底蕴,是中国精气神最集中的宝地。
李老认为,建立“中华文化名人长廊”,顺应中华民族崛起之潮流,贯彻习近平主席“继承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指示精神。这个项目将成为中华优秀文化教育基地,和莫斯科“名人园”( 被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评为世界非物质遗产)一样成为世界仅见、流芳百世的壮丽游览景观、从而成为武汉市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
百名汉白玉中华文化名人雕像沿堤外江滩最高石阶上,依次而立,对岸可远观,游船中景可观,近景雕塑旁均可观瞻,可谓为规模宏大,底蕴深厚的中华历史文化景观。
他具体建议如下:
1、浓缩中华5000年文明之精华,建立“中华文化名人长廊”遴选百位中华历史上杰出的文化名人,孔子、孟子、老子、屈原、张衡、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陆游、李清照、关汉卿、曹雪芹、梁启超、鲁迅、毛泽东......采用汉白玉3米雕塑巨像,雕塑下刻碑文,采用名家书法雕刻其诗词文,旁边用正体字刻其生平,石碑落款处可刻捐助(众筹)单位名称;
2、孔子是联合国科技文组织评的世界第一文化名人。无论是雕像还是碑文,都可取全国及国际招标,吸引国内外 一流雕塑家、书法家参与,确保项目的品质,并成为传世之作;
3、免费向公众开放。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届时,南岸嘴的“中华文化名人长廊”建成,将为“两江四岸”锦上添花,为中华文化添光彩!李老充满了憧憬。
记者/文翔 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