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民生
十堰樱桃沟:乡村旅游趟出绿色幸福之路
2018-01-21 10:23:30   来源:人民网   分享:
0

人民网十堰12月18日电 (洪兵)“假干净”、“尿刷锅”、“出风头”……曾经,湖北十堰市郧阳区茶店镇樱桃沟的村民,对正在清理自己门口垃圾的邻居风言风语。而如今,因为发展乡村旅游,建设绿色幸福村,樱桃沟去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7200元,被评为“中国生态文化村”、“湖北省绿色示范村”,今年还获得湖北省政府环境保护集体奖。

鄂西贫穷山村,十年沧桑巨变。位于郧阳区最南端的樱桃沟,按照“外修生态、内修人文”的理念,避免大拆大建,靠村民自己的双手,让乡村旅游走过了一条从无到有,从自发到有序,从农家乐到民宿,从默默无闻到享誉全国的发展历程,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样板,为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创造了更多机会和便利条件。

百折不挠 发展冲动倒逼改革动力

樱桃沟人追求绿色和幸福的梦想,从未停下脚步。发展的冲动,让这个急于脱贫致富的小山村没少走弯路。

2008年,樱桃沟村斥资编制了《乡村规划》。由于当时盛行“农民集中上楼”、连片建房、生产生活区间分隔等“先进经验”,房屋千篇一律地实施“徽派”改造,毫无美感而言。后来因为资金不足,受地域空间限制无法找到合适的建设用地,再加上当时房型单一大部分农民不接受,最后,规划成了“鬼话”。

贫穷的小山村,搞大拆大建,注定没有出路,必须重新做规划!吃了苦头的樱桃沟重新做了“接地气”的规划:能用的就用,就地取材,穿衣戴帽,避免了大拆大建,最大限度保留了村庄布局。务实方案得到省市部门力挺和村民们拥护。改革之路豁然开朗,2012年,湖北省发改委把樱桃沟村列入全省首批13家“绿色幸福村”,湖北省及十堰市旅游部门将樱桃沟列入“乡村旅游试点村”。

发展的冲动,倒逼改革的动力。村民工作做通了,释放出不竭的动力。如今的樱桃沟,干净整洁、古色古香,真正能做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以五零山居为代表的旧房改造、以六零院为代表的新房建设、以七零黄酒坊为代表的手工作坊建设、以郧阳新街为代表的古典汉派建筑群落,如今成为了鄂西北乡村旅游的明珠。

明确路径 从各人扫清门前雪开始

“跟农民玩虚的没有用,你要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们,到底要怎样去做,而且他们要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樱桃沟村支书朱德勇深有感触地说。

曾经的小山村,成为脏乱差和素质低下的代名词,在外打工的青壮年都不愿意回来,已经沦为“空心村”。再宏伟的规划,如何执行是令人头疼的问题。改革的路径何在?从“扫清门前雪”开始。

茶店镇镇长党郧生琢磨了半天,终于找到了突破口:先从污水处理和环境卫生开始,要求村干部和党员带头执行。有的老党员听说之后,想发挥一点余热。党郧生告诉他们:你们年纪大了,把自己家卫生做好,把子女家卫生督促做好,就是大功劳。

村庄环境整治,从“厕所革命”开始。为了解决游客如厕难,村委会在全村主干道和循环路边新修“尿便分离”式厕所22座,在停车场新建四星级公厕一座,全面清理了露天粪坑式厕所,掀起了一场厕所革命。

所谓垃圾,只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樱桃沟村民们可以把放弃的电池、电筒送到村里换积分,兑换日常用品。村里成立了环境管理站,配备了11名专职人员参与和负责环境卫生管理保洁。有了这些措施,垃圾分类的思想慢慢地深入人心。

曾经美丽的小村庄,慢慢找回来了。以水车、石拱桥为代表的河道治理、以垃圾分类为代表的环境保护、以无动力净化系统为代表的污水处理;以高效樱桃采摘园为代表的产业基地建设;以格桑花、荷花塘为代表的生态绿化、美化项目,系列组合拳下来,高举乡村旅游大旗的樱桃沟,完成一次生态修复的高难度动作,赢得多方喝彩。

你争我赶 “穿衣戴帽”带火全产业链

樱桃沟也经历了粗放式增长的阵痛。2005年以前,樱桃沟漫山遍野的樱桃花开吸引了山外的城里人前来赏花品果。每逢周末或节假日,城里人纷纷到乡村山间休闲度假。当时的农家乐处于起步阶段,农户因陋就简上阵,主要靠低廉的价格吸引游客。虽然收入不多,也使世世代代务农为本农民尝到了甜头。邻居的发家致富,让很多人坐不住了。跟风的农户在自己家门口挂上牌子,没有什么经营经验的情况下,自己认为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把一个个农家乐办了起来。

据统计,到2008年底村里的农家乐已经发展到40多家,渐成气候。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以上。然而,这些粗放式的农家乐没有什么品质感,在低层次恶性竞争之下,发展难以为继。

可是,粗放式的发展,距离梦想中的绿色和幸福,还相去甚远。2012年以来,樱桃沟抢抓湖北省“绿色幸福村”建设机遇,以省住建厅“荆楚派”民居试点村建设规范为指导,动员全村农家乐升级改造,先后改造民居120户,改造庭院200户,村里有改造意愿的农户房屋陆续改造到位。由于在农户老房子基础上进行改造,平均每户房屋改造控制在资金10万元左右,加上政府每户补助4万元,参与“穿衣戴帽”房屋改造村民们没有“伤筋动骨”。

“穿衣戴帽”带火了全产业联盟。郧阳新街建成后将作为中国首家中式仿古建筑风格的乡村“奥特莱斯”风情小区的标准,进行装饰装修造景、招商经营,最终形成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郧阳文化展示体验基地。该项目将新增就业岗位300个,每年可带动全村农户农副产品加工销售相关产值2000万元以上。

旅游扶贫 农副产品递补升级为旅游产品

说起樱桃沟最大的特点,茶店镇党委宣传委员罗伟介绍,地理上肩挑两城,更有“山上松杉带帽,山腰果树环绕,山下草莓蔬菜,庭院栽满樱桃”的独特乡村特色景观。

樱桃沟产业结构调整起步较早,蔬菜和小水果产业具有“人均一亩果,户均一亩菜”的种植规模。历史上的樱桃沟与千千万万的普通山村类似,是一处缺水靠天收的村子。村里没有发展大棚蔬菜的灌溉条件,时令蔬菜和水果成了村里支柱产业。

这些自然生长的蔬菜水果因为味道纯正成了城里人眼里的“宝贝”。吃腻了菜市场大水大肥蔬菜的城里游客来到田间果园,自己动手采摘,点名要吃土鸡蛋、土猪肉、土鸡、山野菜等地方土菜,离开时还要买一些带回去送给亲朋好友。农民们除了将自家责任田里种的农产品变钱,还将山上沟渠里野生的荠菜、黄花菜、槐花、水芹菜、苦菜、地衣、野蒜等都挖回家整理好卖给城里人。

有些农户在以前废弃的水塘、堰渠都放养了鸭子、黄鳝、鱼类和龙虾,在果园里放养土鸡,农户种养的农产品不出村就能卖上个好价钱,尝到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甜头。据统计,“十二五”期间,樱桃沟农副产品年均销售收入突破800万元,人均增收5300元,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最快的五年。

随着市场的需求增加,樱桃沟采摘园发展进一步加快,每年新建柿子、大枣、猕猴桃、樱桃、桃子等小水果采摘园50亩以上,配套的道路全部修通并硬化,方便游客前来休闲。为了加大旅游扶贫力度,樱桃沟大力恢复传统手工作坊,柴火豆腐、木榨香油、自酿黄酒等旅游产品开发正在形成品牌,必将成为带富农民的新亮点。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